4年的坚守,10000次温暖——“青烛”托起孩子的盛夏时光

发布日期:2025-08-05 09:46: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党建科

字体:[ ]
分享至:

微信图片_20250805094359.jpg

微信图片_20250805094353.jpg

微信图片_20250805094343.jpg

“左右开弓似射箭,调理脾胃须单举……”近日,在三星小学星光驿站的教室里,30多位小朋友正有模有样地打着八段锦,稚嫩的声音伴着可爱的动作,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这是2025年温岭市“青烛实践”志愿服务队第四期暑期托管服务的温馨一幕。  

而这样充满爱的画面遍布温岭。今年,温岭市师范生联合会招募的24名温岭籍师范生,联合杭州师范大学、台州学院的15名社会实践队员,走进3所学校、15个点位,为560名小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暑期陪伴。志愿者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将传统文化、家乡山水、非遗手艺、心理辅导等融入课程设计,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我们设计课程,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市教育发展研究院点位的毛艺筱是台州学院大三学生,专业涵盖历史、政治、地理,设计了课程《旅行青蛙》,让小朋友们跟着小青蛙的视角去了解各地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认识各地美食。

太平街道锦园社区开设了民族手抄报大赛与“畅想调色盘”等绘画课程。志愿者们通过“观影+创作”的设计,在孩子们观看完少数民族主题影片后,引导他们自由创作,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做,而是做了才有意义。” 星光驿站的志愿者张丰玲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们一句‘老师真好’,或者突然跑过来给我一个拥抱,都让我觉得这份陪伴特别值得。”  

行政服务中心点位的张铭远则从孩子们身上收获了新的教育感悟:“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等的交流和共同成长。”短短十一天的相处,志愿者们用耐心和热情点亮了孩子们的暑假,也在教学相长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家长们的反馈同样暖心。“孩子回家会兴奋地分享学了什么,和我们聊天的话题也变多了。”一位家长表示,暑托班不仅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还增进了亲子交流,“孩子特别开心,说明年还要来!”这样的认可,是对志愿者们最大的鼓励。  

自2022年启动以来,“青烛实践”已累计服务10000余人次,志愿队伍不断壮大。市教育团工委书记杜强建表示:“‘青烛’不仅助力‘双减’、缓解家长压力,更是师范生锻炼教学能力的实战平台。我们期待更多温岭籍师范生加入,在服务家乡教育的同时,找到职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