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6195/2025-1112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8
- 发布单位:
-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25年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关于对市十五届四次党代会
第2025027号提案的答复
陈伟康、瞿菊亮、娄玉斌、朱仁勇、朱军明、施海燕、潘君寅、廖仁桂、陈妙根、曹秀华、朱方华等11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五届四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关于优化长坦路与大石一级公路交叉口交通设施的提案》(第2025027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局立即会同交警、新河镇等有关部门,特邀交通行业设计单位,对提案涉及的长坦路与大石一级公路交叉口进行现场踏勘。经过踏勘,发现该路口现状确实存在提案中提及的多项问题,该路口已被道安办纳入省级道路交通事故压降公路专项治理计划。治理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拟于今年完成,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信号灯设置、路口提升、完善标志标线等改造,计划总投资约788.47万元;第二期改造主要实施内容为路口改造,明年我们将积极对接财政部门,力争将该路口纳入第二期整治计划中实施。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温岭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联系人:陈华鸿
联系电话:1356667688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市十五届四次党代会
第2025032号提案的答复
王荣江、蒋素芬、张志强、莫梅福、王明军、施敏华、陈敏、颜福来、罗美菊等9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五届四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滨海镇G228国道安全改造的提案》(第2025032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局对此高度重视。G228国道是温岭重要的交通干道,也是我省“四沿”美丽富裕干线公路布局的重要一环。自去年底开始,我局已对G228国道金清港大桥至箬横段沿线全部13个路口进行了勘察,并制定了提升改造计划,对其中3个路口进行了封闭、5个路口增设了信号灯,并对全部路口的标志标线进行了优化提升改造。该工程目前已全部完成,并在2025年4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关于增设路灯亮化,由于当前市财政资金较为紧张,暂无法予以实施,我们将继续对接财政部门,积极争取资金。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温岭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联系人:陈华鸿
联系电话:1356667688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106号建议的答复
王美瑜代表:
你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低空领域布局、助力产业质态升级”的建议》(第2025J0106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台州市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动员部署会精神,以综合交通提级扩容为牵引性抓手,坚持产业与应用协同发展,积极谋划并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一、低空经济的体系构建
近年,我市低空经济取得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产业方面,我市主要以上游配套为主,其中鱼童新材料、轩业精密、方盾防护等相关企业“专精特新”特征显著,在航空涂料、起落架、舱门、液压泵、燃料泵等生产环节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中游培育了铖飞无人机科技等主攻旋翼无人机自主研发的初创型企业。下游集聚了浙江天拓航空科技、浙江航方教育科技等从事无人机培训、销售、维修的服务型企业。我市也将助力传统企业向低空经济方向转型,招引强势整机生产企业。
组织机构方面,我市今年获批成立温岭市低空运行事务中心,编制3人,系台州市首个成立此类工作机构的县市区,为后续低空经济相关工作的推进,形成坚实的组织保障。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温岭建设无人机起降点7个,分别为海事起降点3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大溪卫生院1个,泽国卫生院1个,台州星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1个,今年也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安全监管方面,我市将严格依照上级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以公安部门“飞安行”、5G-A通感一体感知系统等技术手段为支撑,以场景化监管为重点,在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
二、低空经济的智创布局
科技方面,市科技局、市投促中心、经济开发区招引农业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心+项目公司+作业公司”三级架构,拟开展农用无人机研究制造、场景开发、标准制定及推广应用。近期,市投促中心带队,会同市科技局、台州学院温岭研究院付彤团队,考察长江三峡周边值保区,选取宜昌市秭归县为样本,进一步评估其商业价值,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我市委托国家工信部产业中心专家前来温岭调研,撰写温岭市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坞根镇、石桥头分别引进岭航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星链无人机培训基地,打造集研学培训、场景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太平街道引进航空航天科普模拟飞行中心,提供集空天文化展示、航空航天科技、飞行模拟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特色服务,是浙江省百家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人才方面,市委党校在今年的主题班次,尤其是领导干部研讨班中,将《低空经济领导干部读本》纳入必读书范围,同时在重点班次中开设低空经济主题专题课。市教育局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市职技校、职业中专职技校积极开设无人机专业、无人机操纵与维护等相关的专业。教育局积极推动我市院校与企业合作,引导教育资源向低空经济领域倾斜,力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市职技校已与深圳新空时代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举办两期无人机专业培训。还有天拓航空科技、航方教育科技、岭航航空(坞根镇)、石桥头星链无人机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也在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飞手培训。我市市委组织部按照台州市“500精英计划”推进低空经济人才“引育留用转”相关政策,强化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校地合作体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吸引大学生来温实习就业,根据企业发展和升级人才的需要,聚焦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引育留用转”等关键环节,及时落实扶持、补贴政策。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推进低空新基建,协助台州市完成低空起降设施规划、空域及航路航线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监管平台建设,预计8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年底前完成G类空域审批。2025年实现大溪镇输、变、配电线路全覆盖全自动巡检,其他除泽国镇、石粘、横峰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之外的乡镇飞手人工手飞开展配网架空线路无人机巡检。城发集团建设全市机站搭建工程,以温岭全域为单位,通过3000米半径部署无人机场,建立一张覆盖全域的无人机网络。
二是根据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加大低空经济项目招引和落地力度,依托台州湾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做好配套零部件制造企业引育工作,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夯实制造基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依托本地泵与电机、汽摩配件、半导体等产业基础,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本土制造企业积极转型发展,引导企业向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延伸。招引核心企业,突破整机制造。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制定“靶向招商图谱”,重点引进无人机整机制造、通航装备研发等核心企业,提升整机制造和研发能力,同时培育本土企业,支持铖飞无人机等整机企业稳步良性发展。
三是推动“低空+农林植保”“低空+文旅消费”等低空场景应用,如农业低空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无人机试飞和作业等活动,交旅集团探索引进无人机表演、空中游览等文旅项目,设置无人机观光线路,比如“方山—长屿洞天—石塘半岛”,游览温岭特色景点,增添文娱新形式。
感谢你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市低空运行事务中心 联系人:朱宇容
联系电话:13505860970【1*******8】/67097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111号建议的答复
陈连华代表:
你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有效减轻东环高架噪音扰民和防范沉降隐患的建议》(第2025J0111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大型货车管理。我局已在东环高架桥安装双向超重抓拍装置,同时将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发现超重问题及时立案调查。车辆限速方面,目前省交管局对于新增测速点位基本不予审批;大货车限行方面,城区连接城南只有东环高架与老藤岭隧道,东辉路为大货车限行路段,因此东环高架是贯穿城区与城南方向的唯一主干道,目前无法实行限行。
二是定期开展路面安全检测。东环高架桥属于S203鄞玉线省道桥梁,养护检查等级为二级,由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安排定期检测,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定期检查周期不得超过三年。该桥梁于2021年和2023年12月进行过定期检测,桥梁状况良好。2024年8月底我局也对该桥梁进行过静载动载试验,显示桥梁结构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可控。
三是精准实施隔音措施。我局曾委托台州设计院进行方案研究,隔音屏补装涉及成本约1300万元,且效果有限;隔音罩改造涉及成本约1.2亿元,成本过高;针对加铺沥青路面,台州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正在做方案论证,预计费用2000万元,我局将积极与财政进行对接,力争明年纳入预算。
感谢你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温岭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联系人:陈拥军
联系电话:86121875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113号建议的答复
胡艳华代表:
你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温岭城市公交商业化运营的建议》(第2025J011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实现公交行业降本增效,打造自身的“造血”功能,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拓展广告收入
城乡公交公司充分利用434辆公交车资源,拓宽营收渠道,已于2024年初将车身、车内等广告投放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年增收135万元。城市公交利用255辆公交车资源,已于2024年底将车身广告统一招租,年增收80.2万。交旅集团已将自建的公交候车亭广告位进行招租,下阶段考虑将其他公交亭进行商业租赁。
二、积极探索“公交+”多元化经营模式
(一)“公交+文旅”模式。城乡公交公司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动公交与文旅深度融合为目的,已设计动车站至方山(旅游景区)、动车站至长屿硐天(旅游景区)2条预约式特色旅游公交线路。
(二)“公交+租赁”模式。各公司都已发布了车辆对外租赁公告。城乡公交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公交婚车”等租赁服务的策划与推广。制定统一规范的租赁服务标准,后续从车辆外观设计、车内装饰到服务流程均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吸引更多年轻群体选择公交婚车,拓展公交企业业务收入来源。
(三)“公交+专线”模式。各公司重点针对学校、大型企业、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出行需求进行调研。目前我市已开通的定制公交专线28条(32辆公交车),其中企业员工定制4条,学生定制公交24条。学生定制公交包括城西7条、城东5条、太平3条,其他镇域9条,主要解决具备集体出行条件的部分学生上下学出行需求,学生公交的开通,解决部分小区到学校的学生上下学接送难的问题。上半年推出 “职教城学生专线”“海事局至松门通勤专线”以及“人民医院至松门院区通勤专线”等特色线路,在高峰时段加密发车频次,平峰时段灵活调整运力,以合理票价吸引乘客,提高公交资源利用率和公交收益。
(四)做好公交车场站资源利用。公交场站可以利用自身场地技术优势,为社会车辆提供充电,维修服务,利用场站闲置设施开展商业服务。目前新建的公交站如下岙严、松门公交站都考虑了社会车辆的充电功能。
三、优化公交线路,提升服务质量
积极优化公交线路,上半年我局会同财政局对城乡公交开展绩效评价,经第三方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公交线路。计划在主要交通路线设立快速公交专线,尤其是火车站、旅游景点,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快线,同时压缩重复线路,将盈余运力用于开通助医、助学等定制公交线路及商业包车,为市民提供灵活、高效的出行选择,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感谢你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616号建议的答复
蒋明光、赵辉、王雪萍、莫丽君、应莲珍、李海兵、张海波、章美琴、陈朝辉、叶海亚、王伟荣、张后强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全市交通一体化格局 调整优化公交公共资源 缩减全市财政支出的建议》(第2025J0616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推进城乡公交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将泽国镇域公交划归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营管理,是立足长远解决泽国公交的好思路。具体实施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原泽国镇域公交经营权的补偿和车辆的收购,费用参照城乡公交改革约800万,需明确出资主体和实施主体;二是实施一体化后泽国镇镇域公交亏损的财政分摊比例问题,车辆更新后,每年亏损约900万;三是全市均衡调整问题,目前泽国镇镇域公交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公交的密度、通村率还是公交的数量都高于全市其他乡镇,实施一体化后,出于全市均衡,泽国镇需压减一些公交车辆和线路班次,且按照全市城乡公交运行规定,将取消普通市民卡的刷卡优惠(除老年卡、学生卡),需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泽国镇代表对于公交改革的呼声,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泽国镇和财政局沟通,并向市政府汇报。在当前体制下,拟先解决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泽国相关的公交线路,减少公交资源浪费。根据公交运行的需要和优化运力的角度,研究城乡公交跟泽国镇域公交线路对接的可行性,由泽国镇和城乡公交公司提出意见,对于合理的线路先行对接优化。去年优化了16路公交到泽国的牧屿,今年3月份增加了6条城乡公交线路(211路、231路、232路、311路、321路、621路)经过金樟站点(眼视光医院),7月份,我们将优化大溪到泽国411路公交,优化绕行泽国S1站点经泽国医院到泽国车站,解决泽国群众到S1站点和沿线群众到泽国医院的出行需求。
二是提升公交的智能化水平。由于泽国镇公交没有智能调度系统,造成企业无法实施智能调度,乘客无法实现公交的手机实时智能查询等功能,同时也影响了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水平。去年底,经与泽国镇对接,制定了技术改造方案,就智能调度系统进行一体化改造,将泽国公交接入全市公交调度系统,目前系统已验收运行。
三是开展公交绩效评价,节约公交运行成本。上半年我局会同财政局对城乡公交开展绩效评价,经第三方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公交线路。计划在主要交通路线设立快速公交专线,尤其是连接中心城区和火车站、旅游景点的交通快线。同时压缩重复线路,淘汰部分老旧车辆,将盈余运力用于开通助医、助学等定制公交线路及商业包车,为市民提供灵活、高效的出行选择,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市交旅集团投放共享电单车5000辆,1800个站点遍布市区各街道和S1站点(包括泽国站),实现8个S1站点全覆盖,方便群众出行的多样化选择。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与泽国镇和财政局对接,持续推进泽国区域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729号建议的答复
叶玲兵、何丽平、赵波、吴瑞均、李军、叶海飞、陈宗夫、王国富、方婷、应秋红、张正福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轻轨S1线的建议》(第2025J0729号)建议收悉。经与台州畅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协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S1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建设
(一)完善公交等接驳方式。目前城区有从城市公交线路25条,市域铁路S1贯穿太平城区、银泰、宝龙广场,S1开通时,为做好与S1站点的接驳,我们优化调整了11条线路,各线路基本绕经各S1站点。今年7月份我们将优化大溪到泽国的公交411路绕行S1泽国站,方便大溪方向的群众乘坐S1线。8月份城东下岙严公交站将建设竣工,我们将优化3、4、5、7路城市公交到下岙严公交站始发,可增加城东群众到九龙大道、人民医院、万昌S1站点的公交线路4条,同时解决城东群众到市区的银泰、九龙湖等商圈的购物、消费等出行需求。同时投放共享电单车5000辆,1800个站点遍布市区各街道,共享单车投放4800辆,公共自行车投放5000辆,实现我市8个S1站点全覆盖。
(二)增加公交亭建设维护。S1开通以来,全市8个S1站点全部设立了公交站亭或公交首末站,今年计划在城区新建公交候车亭10座,并委托第三方对城区公交电子站牌进行维修和日常维护。我局将继续做好公交亭清洗保洁工作,做好公交候车亭公益广告和线路信息版面的维护更新,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二、列车运行间隔调控
台州S1线目前运营时间为首班车6:20,末班车21:50,高峰期行车间隔5分30秒,通过分时段进站客流、断面客流及满载率综合分析,现行运力配置可以满足客运需求,遇演唱会大型活动等大客流情况S1线均会延长运营时间,常规情况下运营结束时间是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而得。
(一)夜间施工时间制约。国家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规定“运营线路每天非运营时间内的设备设施检修施工预留时间不宜少于4h”,按目前运营时间,正线收车结束(空驶列车全部回段)时间在23:30左右,停电请点等准备过程30分钟,00:00至4:00为施工时间,如延长末班车时间,夜间施工时间将被迫压缩,不满足规范要求,且施工时间不足也可能为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带来安全隐患。
(二)临近末班车客流较小。末班车21:50上下行到达温岭火车站分别为22:13分和22:20,实际数据表明21点后进站客流较低,节假日以清明为例,温岭火车站22点后平均进站不足百人,夜间高铁到站乘客选择S1线的占比较低;普通工作日21点后更是客流骤降,列车满载率不到3%,在此情况下延时运营造成运能较大程度浪费。
(三)运营服务时间满足规范要求。目前全线车站运营服务时长(开关站)平均16.46小时,高于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长三角地区标准《市域铁路客运服务规范》规定的15小时运营时间。
(四)运营成本考量。根据运营期成本分析,在现行行车安排基础上,每加开1列往返列车运营成本增加1.2万元左右,延时一小时至少对开12列,约增加14万元成本。低满载率的延时运营性价比较低,不利于成本压降和成本管控。
为保障高铁旅客的出行接驳需求,温岭火车站与温岭公交公司已建立联动机制,如遇节日火车站加班,将提前告知公交公司,公交公司将安排火车站到城区的1路公交车,保障最后一班高铁的旅客疏运任务。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730号建议的答复
赵波、陈宗夫、王国富、陈丹金、应秋红、卜淑君、何丽平、叶玲兵、方婷、李军、叶海飞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延长温岭火车站节假日轻轨运营时间的建议》(第2025J0730号)建议收悉。经与台州畅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协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调整运营时间的建议
台州S1线目前运营时间为首班车6:20,末班车21:50,高峰期行车间隔5分30秒,通过分时段进站客流、断面客流及满载率综合分析,现行运力配置可以满足客运需求,遇演唱会大型活动等大客流情况S1线均会延长运营时间,常规情况下运营结束时间是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而得。
(一)夜间施工时间制约。国家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规定“运营线路每天非运营时间内的设备设施检修施工预留时间不宜少于4h”,按目前运营时间,正线收车结束(空驶列车全部回段)时间在23:30左右,停电请点等准备过程30分钟,00:00至4:00为施工时间,如延长末班车时间,夜间施工时间将被迫压缩,不满足规范要求,且施工时间不足也可能为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带来安全隐患。
(二)临近末班车客流较小。末班车21:50上下行到达温岭火车站分别为22:13分和22:20,实际数据表明21点后进站客流较低,节假日以清明为例,温岭火车站22点后平均进站不足百人,夜间高铁到站乘客选择S1线的占比较低;普通工作日21点后更是客流骤降,列车满载率不到3%,在此情况下延时运营造成运能较大程度浪费。
(三)运营服务时间满足规范要求。目前全线车站运营服务时长(开关站)平均16.46小时,高于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长三角地区标准《市域铁路客运服务规范》规定的15小时运营时间。
(四)运营成本考量。根据运营期成本分析,在现行行车安排基础上,每加开1列往返列车运营成本增加1.2万元左右,延时一小时至少对开12列,约增加14万元成本。低满载率的延时运营性价比较低,不利于成本压降和成本管控。
二、关于宣传引导的建议
S1线目前通过车站内PIS系统显示列车到达时间等运营动态,运营信息及运营调整以公告形式在公众号提前发布;后续将优化信息整合,提升车站电子屏利用率,考虑显示交通配套等信息,深化服务品牌建设,通过媒体或短视频平台发布指南,探索与商业、旅游、商务场景的联动。
三、关于应急机制的建议
S1线目前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覆盖内部处置和对外协调联动,设有运营突发响应和熔断机制,以及对上级单位信息报送规定,定期与市级单位联合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与业务素养,后续将结合强基达标行动强化预案实战性,推进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开发,整合列车运行、客流监控及周边救援等协同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战略共赢。
S1线将深化公交线网重构和智慧交通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持续提升出行体验,一是优化公交接驳,已实施并不断完善“一站一方案”,配套公交线路动态调整,推进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二是升级停车设施,联合有关单位推动配套停车设施,推广P+R模式站点设置智能化停车引导;三是提升服务,结合公交都市创建目标,完善站点接驳体系,通过TOD开发强化多交通方式融合。
同时为了保障高铁旅客的出行接驳需求,温岭火车站与温岭公交公司已建立联动机制,如遇节日火车站加班,将提前告知公交公司,公交公司将安排火车站到城区的1路公交车,保障最后一班高铁的旅客疏运任务。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804号建议的答复
苏兴贵、邵玲霞、陈才智、潘宝友、陈海红、潘仁德、姚亮、奚新斌、刘君燕、陈永莉、陈君晓、朱佳平、孙素琴、何雪法、杨剑博、陈永德、江丞、邱海燕、朱佳逸、康湘兰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局部贯通台州一号公路松门小交陈村—石塘—城南段的建议》(第2025J0804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工程(二期)项目,作为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中新建公路段,考虑到土地指标及全线贯通,现结合滨海旅游提升改造项目打包实施,共分为四段,分别为小交陈至苏古岩岭段、洞下沙滩停车场至上沙线段、观岙塘至担屿塘段、担屿塘至S203段(原规划大斗名山观联络线)。本项目的实施将深入践行交旅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时改善沿线村镇交通条件,激活乡村旅游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我局已会同市发改局、财政局开展专题研究,结合当前财政保障实际及土地指标难以一次性解决等情况,决定采取“主干先行、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工程(二期)以打通断头路为首要目标,确保台州1号公路主线及主要节点贯通。后续将结合财力状况和土地指标落实情况,逐步完善各个点位,最终实现全域路网优化,助力共同富裕。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温岭干线指挥部 联系人:顾海滨
联系电话:13605869878【1*******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933号建议的答复
王彬、连启良、杨福仁、叶学利、陈伟华、林玲飞、王伯连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甬莞高速温岭服务区开放式改造建设的建议》(第2025J093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G1523甬莞高速温岭服务区开放式改造及路网接线工程是深化交旅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动能的关键举措,对优化交通服务供给、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温岭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项目推进,正积极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台州市交通运输局进行对接,力争将该项目纳入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规划实施类项目清单,为后续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已联合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箬横镇、石桥头镇等相关单位赴温岭服务区开展实地踏勘与方案论证,目前各方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围绕“对外开放、对内联通”的核心理念,明确“北接324省道石桥头段,南接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的接线方案,南北接线均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同时规划在服务区南北区各设置二进二出混合出入口。通过内外交通优化实现高速服务区与地方路网、产业园区及旅游景区的无缝衔接。相关项目论证方案细节正根据各单位意见进行补充完善。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项目前期研究,完善车流量监测等必要数据,争取明年完成全部前期工作。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03号建议的答复
郑仁华、杨子云、张仁罡、陈永波、李福祥、颜延明、林云福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尽快启动G104复线(X817泽国-新河-滨海)公路建设的建议》(第2025J100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涉及的泽国-新河-滨海公路(即原104国道泽国复线东延段)是温岭市东部交通网络的关键工程,项目拟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全长约15.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9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温岭市县道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
由于项目投资较大,整体推进难度很高,拟采取分段建设的方式,优先推动泽国至新河段的建设。该项目正式名称为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温岭泽国至新河公路工程。项目起点位于泽国镇老屋里附近与104国道泽国复线段终点相接,经泽国、新河两镇,终点位于中闸村与椒新线平交,全长约6.22公里,路基宽30.5米,总投资估算约为11亿元。2022年时,该项目由于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无法解决用地指标问题,后进行“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时,我局积极上报泽国至新河公路的用地图并成功获批,解决了土地指标问题。项目总投资达11亿元,仅依靠市财政无法解决资金问题,且其为非收费公路,无资金收益,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导致项目推进较为困难。目前,温岭两高联络线拟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实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东西向车流。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项目前期研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以破解资金难题,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14号建议的答复
张仁罡、郑仁华、陈元方、颜春定、杨子云、罗云波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拓宽大石松一级公路新河坦头路段的建议》(第2025J1014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大石松一级公路是温岭市“两城两湖”规划中“五纵五横三环”全市域快速交通网的组成部分,东西向沟通了大溪镇、横峰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新河镇以及东南部各镇,是温岭市沟通各镇的东西向主要通道,也是温岭市经济发展的轴线之一。目前,X807大松线扩容改造工程(城北至新河段)正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目前正准备纳入《温岭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
建议中提及的红绿灯处道路扩宽及交通信号灯调整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改造工作,具体工作将由市道安办负责牵头,我局会积极配合,组织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1*******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15号建议的答复
黄剑伟、叶会会、孙旦江、马海娥、陈航波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两高联络线实施差异化收费的建议》(第2025J1015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实行高速公路市内差异化收费是提高路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惠民之举,我局一直积极推进温岭联络线差异化收费有关政策的实施。2024年根据省政府高速公路差异化政策,赴省交通厅等单位相关做了政策咨询,并调研省内其他高速的差异化做法。其后委托第三方开展差异化收费条件下的交通流量评估及社会风险评估。形成的《温岭两高联络线差异化收费方案》已提交温岭市政府审议通过。温岭两高联络线(含部分沈海高速、甬莞高速路段)涉及温岭西、泽国、温岭城区、新河、温岭北、温岭东6个收费站,《方案》对仅在以上路段6个收费站出入的指定车辆通行费实行优惠。目前《方案》已经申报至台州市政府。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差异化收费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政策宣传,确保政策实施平稳有序、路网运行安全畅通。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温岭联络线指挥部 联系人:吴文彬
联系电话:13958657798【1*******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16号建议的答复
张仁罡、王媛萍、莫敏、吴菊霞、王恩松、颜春定、林燕飞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尽快实施民航大道X116(椒江湖田-温岭坦头路段)建设的建议》(第2025J1016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涉及的X116椒江机场路南延至新河至大石一级公路,起点为椒江湖田,终点为温岭坦头,温岭境内里程约3.439公里。项目的建设将打通路桥机场至新河的快速通道,对于深化交旅融合、促进新河乃至温岭的商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温岭市县道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拟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交通流量预测年限为15年或20年。由于本项目为跨县市区道路,若温岭段先行建设、路桥段未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仍无法满足新河及周边乡镇快速进出机场的需求,道路利用效能较差。目前,我局正深化该项目前期研究,争取将其纳入《温岭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并与路桥段同步开工。
下一步,我局会加强与路桥交通运输局的对接沟通,同时完善前期工作,进一步明确建设规模,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为新河及周边乡镇居民提供一条交旅融合、商贸协同的交通干道。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17号建议的答复
陈元方、林云福、林先方、郑仁华、曾军初、王恩松、罗云波、张仁罡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拓宽X810县道新许线新河段的建议》(第2025J1017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新许线起点位于温岭新河,终点位于祝家洋,全长约12.72公里,主要途径泽国镇及新河镇,是连接两镇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许线交通量日益增大,尤其是雅雀河至机新线路口路段。该路段现状道路宽为6米,建成20余年来未进行拓宽和整修,主体道路狭隘,道路两边村道开口多,人车混行,目前经常出现拥堵现象。道路北侧为绿驹年产3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智能制造项目,现状拥堵的路况急需拓宽提升。为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紧迫的。
2025年初,温岭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温岭市发改局、新河镇将该项目列入2025年市级投资项目,并明确项目建设单位为新河镇人民政府,主管单位为温岭市交通运输局,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主体工程费用由市财政负担,并计划于2026年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施工图编制工作,预计于今年8月开工。建议中提及的新许线与牧长路纵向连接问题,目前,两条道路主要通过机新路进行连接,机新线(两高新河出口至大石线段)拓宽改造工程已启动建设,后续我局将根据机新路车流情况,开展机新路其余路段的拓宽研究。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030号建议的答复
卢军芳、曾军初、王恩松、罗云波、郑仁华、张仁罡、林云福、陈元方、林先方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道路管理养护的建议》(第2025J1030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精准聚焦“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大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创新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已被列入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市,是全省仅有的四个县(市、区)之一。2021我市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2024年滨海精品旅游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和文化旅游部第一批全国旅游公路。虽然近阶段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管养、土地制约等问题。代表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实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关意见我们将在工作中借鉴落实。
一、继续坚持规划引领。结合温岭实际,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四好农村路”管养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文章,提升“四好农村路”美观性,将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产业、生态建设、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将山海景观和美丽乡村串联起来,全面打造“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特色”的美丽大环线。
二、继续提高建设标准。针对新改建农村公路,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农村城乡公交班车需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同步实施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排水防护设施、改造危(窄)桥等项目,推进镇(街道)通三级公路建设,实施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老旧公路改造和窄基路面加宽改造,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实现我市所有农村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技术标准。
三、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农村公路破损路面维修、断头路打通及瓶颈路拓宽等工程。并将分年度对路面损坏的道路开展修复;针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不足的问题,每三年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检测,2022年共检测出三类危桥98座,计划于三年内完成三类危桥维修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
四、继续优化管养资金。温岭市自2009年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管养资金保障机制,今年,市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安排日常养护资金880万元,用于各镇街道对农村公路的日常维护;安排大中修资金1800万元,用于各镇街道的桥梁修复、道路破损修复等。
五、继续加强养护站日常巡查力度。我市各镇(街道)均已成立以分管副镇长为站长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固定的养护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职能职责,能独立完成农村公路管养的相关问题和应急处置。督促各镇街道养护管理站抓好日常养护巡查力度,实行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的巡查机制,重点交通标志牌缺失、绿化管养不及时等路段进行排查,及时更换损坏设施,为群众提高舒适的出行环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同时,为了形成长效的管养机制,建立“回头看”工作机制,定期追踪督查安全隐患路段整治情况,确保整治效果长久、持续。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四好农村路专班 联系人:孙建萍
联系电话:13606673136【1*******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113号建议的答复
曾显忠、郭红云、林应傲、郭定喜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尽快更新钓浜片老旧公交车辆的建议》(第2025J111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温岭至钓浜、松门至钓浜线路车辆老旧,车龄已达11年左右,叠加盐潮影响,车身严重腐蚀,导致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降低。由于钓浜线路道路为三级以下公路,不能使用公交型车辆,所以无法从其他线路调剂,必须购置新车。
为确保车辆购置前运行安全,4月份起,城乡公交公司已对11辆公交车实施修复。同时公司已启动车辆更新工作,5月20日城乡公交购车方案已在交旅集团党委会通过,拟购入车况优良、安全性能高的新公交车辆,计划在国庆节前后投入使用。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与舒适,切实为民众打造放心、舒心的出行环境。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206号建议的答复
颜琦波、梁建平、尤林燕、王玲英、王云华、冯玲岳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增设新伍线滨海段道路亮化及交通信号灯的建议》(第2025J1206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新伍线全线起自南栅,终于G1523沈海高速复线温岭北互通,总里程长8.003公里,位于温岭市滨海、新河两镇辖区内。路基宽24米,路面宽21.5米。提案中涉及路段长约4km,位于滨海镇辖区内。
收到建议后,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科室人员进行研究,会同各有关部门,对建议所涉路段全线进行排查。排查治理工作由滨海镇人民政府牵头,目前勘探设计工作已经开展,待滨海镇人民政府将计划上报温岭市道安委后,由温岭市道安委牵头各有关部门予以实施。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温岭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联系人:陈华鸿
联系电话:13566676888【1*******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207号建议的答复
王云华、梁建平、王玲英、颜明辉、尤林燕、颜琦波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启动两高联络线泰星出口建设的建议》(第2025J1207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两湖两城”战略部署的加速推进,滨海镇区块的交通压力日益凸显,交通提级扩容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推动两高联络线滨海镇出入口及接线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成为改善区域交通状况的关键举措。我局高度重视该项目的推进工作,积极推动两高滨海镇出入口的纳规事宜。
2025年4月,我局赴省交通运输厅对接“十五五”规划相关工作,全力推动本项目纳入浙江省“十五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类项目,为项目在“十五五”规划期内顺利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但当前全省的公路项目纳规、审批均较严格,受限于温岭实际情况,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受益于两高联络线主线预留了泰星出口未来施工的条件,本项目在相关图纸设计、现场施工方面均有较为成熟的基础,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后,预计后期建设工作会较为顺利。
下一步,温岭市交通运输局会全力加强项目前期研究,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助力滨海镇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1*******6】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311号建议的答复
陈祖荣、柳永亮、潘利华、陈恩彩、周宗方、方圣常、张君传、陈钢、陈稷俊、黄艳熙、许玉芬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尽快完善温岭西部片区路网结构的建议》(第2025J1311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温西片区作为我市融湾接港、联动乐清湾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承载着温峤、坞根等镇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关键使命。我局高度重视温西片区的交通路网优化工作。近年来,为破解区域交通瓶颈,先后建成了疏港公路、S39两高联络线等重点工程,并启动了温玉铁路、228国道温岭城东至温峤段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规划中的204省道温岭泽国至温峤段工程建设也提上日程。温西片区的交通主干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对于228国道连接线问题,目前,上街出口连接线、东坑上山连接线、竹盖线连接线均已启动相关征收工作,我局将督促相关建设指挥部倒排施工节点,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建议中提到的S324(温岭至乐清段)即324省道温岭至常山公路温岭至乐清段工程(二期岭脚至乌沙门段),目前324省道一期石桥头至箬横段受限于土地、资金等相关要素,前期工作推进较为困难,二期岭脚至乌沙门段面临相似问题,我局正积极将该项目纳入省、市、县三级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以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早日开工建设。
针对“断头路”建设问题,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全力推进相关项目进度,温岭西站站前广场已在开工建设中,预计在年底前完工;九龙大道西延工程目前正在前期相关土地的政策处理中,预计在6月份开工建设,2026年建成通车;华盛路北延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实施隧道施工。疏港公路与横峰大道连接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前期已完成铜山溪桥和高洋河桥的建设,剩余城西大道两侧拼宽匝道桥以及与横峰大道的连接道路因土地指标原因,一直无法启动建设,目前正在启动农转用征收程序,力争于年内启动项目剩余部分的建设施工。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1*******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312号建议的答复
季辉芬、周宗方、方圣常、陈祖荣、刘连英、潘利华、王玲素、陈稷俊、黄艳熙、许玉芬、柳永亮、程兵焕、陈钢、陈恩彩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公交行业自我“造血”能力,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建议》(第2025J131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保障公交可持续发展,实现公交行业降本增效,打造自身的“造血”功能,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拓展广告收入
城乡公交公司充分利用434辆公交车资源,拓宽营收渠道,已于2024年初将车身、车内等广告投放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年增收135万元。城市公交于2024年底255辆车身广告在统一招租,增加年收入80.2万。交旅集团已将自建的公交候车亭广告位进行招租,下阶段考虑将其他公交亭进行商业租赁。
二、积极探索“公交+”多元化经营模式
(一)“公交+文旅”模式。城乡公交公司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动公交与文旅深度融合为目的,已设计动车站至方山(旅游景区)、动车站至长屿硐天(旅游景区)两条特色旅游预约式公交线路。
(二)“公交+租赁”模式。各公交公司都已发布了车辆对外租赁公告。如城乡公交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公交婚车”等租赁服务的策划与推广。制定统一规范的租赁服务标准,后续从车辆外观设计、车内装饰到服务流程均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吸引更多年轻群体选择公交婚车,拓展公交企业业务收入来源。
(三)“公交+专线”模式。各公司重点针对学校、大型企业、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出行需求进行调研。目前我市已开通的定制公交专线28条(32辆公交车),其中企业员工定制4条,学生定制公交24条。学生定制公交包括城西7条、城东5条、太平3条,其他镇域9条,主要解决具备集体出行条件的部分学生上下学出行需求,学生公交的开通,解决部分小区到学校的学生上下学接送难的问题。上半年又推出“职教城学生专线”“海事局至松门通勤专线”以及“人民医院至松门院区通勤专线”等特色线路,在高峰时段加密发车频次,平峰时段灵活调整运力,以合理票价吸引乘客,提高公交资源利用率和公交收益。
(四)做好公交车场站资源利用。公交场站可以利用自身场地技术优势,为社会车辆提供充电,维修服务,利用场站闲置设施开展商业服务。目前新建的公交站如下岙严、松门公交站都考虑了社会车辆的充电功能。
三、优化公交线路,节约公交运行成本
上半年我局与财政一起对城乡公交开展绩效评价,经第三方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公交线路。计划在主要交通路线设立快速公交专线,尤其是火车站、旅游景点,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快线,同时压缩重复线路,将盈余运力用于开通助医、助学等定制公交线路及商业包车,为市民提供灵活、高效的出行选择,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运输管理科 联系人:潘松军
联系电话:8162332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406号建议的答复
邱士玲、狄玉增、蒋招荣、陈领都、蒋君清、林道亿、严金怀、郑丹平、叶珍美、朱君连、孔福明、王美丽、蔡慧红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台州1号公路城南段项目纳入省重点工程的建议》(第2025J1406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拥湖发展,向海图强”战略决策。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在交旅融合与海洋产业发展上作用显著,有效串联起了吉普岙沙滩、洞下沙滩等多个滨海旅游景点,对完善温岭东部交通网络、激活滨海经济活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台州1号公路作为台州交通圈重要一环,串联临港产业带产业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强村富民,为台州高质量发展、打造海洋强市及高水平共富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一条串联滨海旅游之路、临港产业集聚之路、践行生态理念之路。
建议中提到的观岙塘至S226段、担屿塘至温岭玉环界段均为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观岙塘至S226段与小交陈至苏古岩岭、洞下沙滩至上钓线、观岙塘至担屿塘作为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二期)实施,目前,已完成工可评审工作,正积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争取明年开工。担屿塘至温岭玉环界段与团结塘海堤至伍佰屿段作为三期项目实施,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目前正积极争取列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规划实施类项目,争取2027年开工建设。
2024年起,省市县长项目、省重点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特别国债项目等均纳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统筹管理。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占总投资比例不低于10%,当年新建项目、年内完工项目可适当降低标准。年度增列的项目,要求计划在10月底前实现开工;年中增补的项目,要求计划在三季度前完成开工,计划四季度开工的项目原则上不纳入当年的实施计划,同时总投资大于10亿元,方可申报纳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二期)总投资12.7亿满足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我局将于明年联合发改局启动项目申报工作;三期初步估算造价为4.1亿元,暂不满足申报条件,相关用地指标将统一统筹考虑。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502号建议的答复
黄正才、陈士菊、颜晓意、李素娟、陈培菊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温岭南高速服务区对外开放并连接S324省道的建议》(第2025J150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G1523甬莞高速温岭服务区开放式改造及路网接线工程是深化交旅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动能的关键举措,对优化交通服务供给、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项目推进,正积极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台州市交通运输局进行对接,力争将该项目纳入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规划实施类项目清单,为后续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我局已联合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箬横镇、石桥头镇等相关单位赴温岭服务区开展实地踏勘与方案论证,目前各方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围绕“对外开放、对内联通”的核心理念,明确“北接324省道石桥头段,南接台州1号公路温岭段”的接线方案,南北接线均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同时规划在服务区南北区各设置二进二出混合出入口。通过内外交通优化实现高速服务区与地方路网、产业园区及旅游景区的无缝衔接。相关项目论证方案细节正根据各单位意见进行补充完善。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项目前期研究,完善车流量监测等必要数据,争取明年完成全部前期工作。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1603号建议的答复
刘君波、李巧、郏林辉、叶玲玲、邵贤君、曾桂芳、童喜标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太平街道至坞根镇旅游公路建设的建议》(第2025J160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坞根镇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乐清湾、沙山港等海湾港口资源,而太平街道则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者的连接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体系,吸引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温岭旅游业的发展。经沟通对接,太坞公路建设项目已明确由坞根镇人民政府作为建设单位,并已纳入区域交通与旅游发展规划统筹考量。目前,项目因涉及生态红线管控区域及江厦森林公园生态保护范围,正组织专业团队编制《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论证报告》,重点评估道路选线、施工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待论证报告通过相关部门评审后,将结合森林消防通道建设标准同步推进项目实施。
下一步,森林防火岭道建设完成后,我局会切实履行职责,配合及指导相关单位高标准完成太平街道至坞根镇旅游公路建设。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伊旭春
联系电话:139576023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5J0919号建议的答复
叶学利、江美云、江福初、李军法、王玲辉、朱志云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太龙快速路乌沙中心路箱涵实现公交车通行的建议》(第2025J0919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代表提出此建议以来,交通局多次进行分析研究,并就相关结果通过面谈、会议、纸质等形式及时予以回复。分析认为:
一、项目MZK13+636.254处现状存在乌沙中心路,设计在
![]() |
该处新建一座通道箱涵(1-6x3.5单孔箱涵),保留乌沙中心路横穿太龙公路主线的功能,待两侧辅路实施后,可使南北侧村庄快速进入本项目。目前太龙路两侧辅路暂未实施完成,南北侧村庄可通过横淋线平交口与本项目进行交叉转换保留通行功能。
二、本项目控制洪水位为3.28米,高于通道箱涵设计高程,通道箱涵在雨季存在水淹风险,MZK13+636.254通道涵纵断面最低点2.718米,高差有50厘米,施工期间(尤其雨天)涵洞内经常积水,如果继续挖深积水情况会更加严重,后期通道涵投入使用的公交车通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项目涵洞为了减少挖方深度,按照明涵设计,涵顶只留下20厘米铺装层厚度,涵洞内为了匹配道路横坡采用人字坡,但是改路纵断面需要与两侧已有村道顺接设计成凹曲线纵坡。导致进出口净空无调整空间,无法满足通行公交车的最低3.15米净空要求。
四、本项目为在原G228国道上进行快速化改造,全面消除红绿灯,原平交路口均通过设置通道涵或高架桥以规避红绿灯,达到快速化功能要求。但受下穿沿海高速和贯庄高架桥原状利用的标高限制,道路标高无法进行大幅度抬高,只能通过降低涵洞底标高来确保涵洞净空满足通行要求,但由于地下水位及改路纵坡影响,仅仅能保证2.7米的涵洞净空已是极限,否则涵洞底将长期处于积水难排,通道无法通行的情况。
五、MZK13+636.254处箱涵长度为42.04米,都属于较长暗埋通道涵,出于安全考虑建议仅作为保通通行的通道使用,不建议通行公交车辆等大型车辆,且MZK13+636.254为1.6米×3.5米单孔箱涵,车道净宽仅为6米并不具备公交车交汇功能。
六、考虑太龙公路两侧村民公交出行,南侧已设置206路(温岭-乃崦)公交线路途经箬横,北侧已设置21路(箬横-松门)A、B 两条线路,两侧村民公交出行需求已得到有效覆盖。(附公交线路)
![]() |
综合考虑箱涵通行安全、现有公交线路布局以及村民实际出行需求,目前乌沙中心路通道箱涵不具备通行公交条件。
![]() |
![]() |
感谢你们对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建设管理科 联系人:王婷
联系电话:13566669004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