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7324304288/2025-1111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7
- 发布单位:
-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202504401号提案答复的函
温综执函〔2025〕27号 A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202504401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欣阳委员:
你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建设工程渣土消纳难结算难的建议》(202504401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根据《浙江省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工程渣土是指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道桥等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产生的弃土。我市主要通过堆填利用(工程项目回填、绿化项目、复垦项目、土方平衡项目等)、资源化利用等种方式进行处置,其中堆填利用为主要的工程渣土处置途径。为妥善解决工程渣土处置问题,我局积极探索,集聚部门合力、摸清全市底数、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推动工程渣土处置利用方式变革和产能升级。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源头治理,完善管理机制。根据《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因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建设过程中对土方产生扰动,需要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由建设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针对工程土方开挖量、回填量进行初步的估算,综合考虑项目内水土方平衡。对不足石料进行借方、不能利用的开挖土外运综合处置。土方外运量超过5万立方的,由市农水局组织评审。若有调整,需对水土保持方案弃土方量进行变更。同时根据《浙江省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省专班印发的《工程项目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示范文本)》,督促施工企业在出土前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工作并进行备案。要求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工程,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目前在建出土项目备案率达100%。
二是坚持潜能挖掘,完善处置体系。积极梳理挖掘各类工程渣土堆填利用场所。目前担屿涂土壤质量提升改造项目二三区块目前还可以消纳20-25万方,约5月底结束。担屿涂其他区块可消纳量约36万方,已于5月中旬进场开始消纳。市市容环卫服务有限公司已在2025年2月13日竞得温岭市工程渣土消纳20年经营权,出让期限自2025年5月1日至2045年4月30日,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城南镇西山渣土消纳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该消纳点设计渣土消纳库容约1400万方,计划在2025年6月底开工建设;并同步推进城南镇小东岙渣土消纳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该点位计划在2025年8月底开工建设。
三是坚持项目培育,强化资源利用。加快落实资源化处置,2家非粘土烧结砖生产企业,年设计可处置量已由40万方/年提升至70万方/年。千源环保、鸿钧、鑫凯、温岭市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可对分类收集的粉砂(土)、砂土以及卵(砾)石、岩石、淤砂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全年处置建筑垃圾132万方。鼓励交旅、城发等国有平台加强研发工程渣土在综合用土、道路垫层等领域的再生利用。已先后在担屿涂区块道路、城北万荣路、桃源路、中联路等市政道路开展建筑垃圾道路垫层应用试点,累计利用渣土8万方。目前城发集团实施的东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营养土、固化土)项目,城南担屿涂资源化项目(城南镇蟹钳头矿),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是坚持整体智治,完善管理效能。为优化结算方式,2024年4月开始实施渣土处置按实结算,并且采取过磅结算,换算系数根据2017年-2019年建筑渣土泥浆处置承包合同约定的1.6吨/立方计算。执法局率先推广运用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全面实行“ 电子联单”化管理,以智慧监管系统闭环管理,破除权力寻租空间,减少廉政风险。全市已创建“电子联单”20万余条,创建量居全台州市首位。开展每月例行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工程渣土未经处置核准出土、非法套票消纳、无证运输、乱倒乱堆、未按规定时间和线路运输、跨区偷倒、“跑冒洒漏”等各类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开展建筑垃圾联合执法88次,共查处各类建筑垃圾相关案件155起,罚没金额约241.37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减量。督促建设单位精准编制水保方案,通过方案明确开挖量、回填量、借方量及弃方量,避免盲目调运导致的成本浪费。鼓励通过表土剥离、临时堆土场规划,将可用土方优先用于场地绿化或回填,减少外购土方成本。积极推动相关减量政策落地。如突出科学设计,从水保方案制定、用地规划、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提高回填量等方面着手,尽可能减少渣土产生量和外运处置量,同时为建筑垃圾直接利用创造条件。
二是持续挖掘消纳资源,拓宽处置渠道。对接各镇(街道),协力挖掘辖区内低洼地改造、造田造地等项目及消纳场资源。加快对近期踏勘的城南镇小东岙村、城东街道石仓下村、城南镇桐岭水库旁等点位的论证推进工作,争取消纳场建设工作取得突破。加强各职能部门在渣土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撑,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在用地、环评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全面提升资源化水平,促进项目落地。支持和鼓励国有平台及民营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工程渣土消纳场所和工程渣土再生利用的研发、生产及利用。以滨海新伍线试验成果为基础,加快推进工程渣土(泥浆)在公路道路垫层固化填筑路基项目上的应用。
四是加快建立信息平台,完善消纳管理。编制《温岭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细则》,完善处置全链条管理。搭建温岭市智慧渣土综合监管平台,强化产出、运输、处置全链条管理,提升渣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作业效率。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对渣土从源头产生、中途运输轨迹到最终处置去向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分析,实现渣土管理各环节数据的精准采集、高效传输和深度应用,打破信息壁垒,确保各部门协同作业流畅。同时,通过平台智能化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降低监管成本,助力温岭市渣土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智能化新台阶。
感谢你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建筑垃圾处置信息中心 联系人:袁康康
联系电话:13586099999 邮 编:317500
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