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MB1501720C/2025-111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6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3709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3709号提案答复的函
蒋经纬等委员: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倡深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共同构建健康生活的建议》(202503709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结合市教育局、市文广旅体局和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2022年8月,我市成功入选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以来,我市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持续抓好中医药综合改革,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系统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治未病”文化传播
一是积极开展线上中医药知识科普。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创作中医科普作品推广四季养生、节气养生、食疗药膳等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市中医院科普作品《小雪养生》入围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普作品“乌梅汤”荣获2024年全国中医药科普作品大赛浙江赛区三等奖。2024年,各中医医院共发布中医药科普微信推文142篇,受邀“健康台州中医说”栏目20场、“阿福讲健康”31场。二是持续推进线下中医药文化传播。开展送中医药特色疗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健康促进行动。2024年共举办中医药义诊200余场,科普讲座进社区、企业等共计160余场。2020年开始,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市中医院、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医院与21家中小学校开展医校共建项目,定期组织“校园健康讲师团”进校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意识,创建健康校园。截至目前,已组织进校园培训700余场,惠及6万余人次。
(二)推动中医“治未病”服务普及
一是鼓励开展“治未病”服务项目。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建立治未病中心,提供体质辨识、三伏贴、冬季膏方等服务项目,2024年覆盖群众1万余人。二是丰富“治未病”服务内涵。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夜门诊、周末门诊,温岭市中医院录制小儿推拿系列推广视频7期,小儿推拿人次增长36%,成立“儿推爸妈俱乐部”,面向家长开展小儿推拿培训5期,培训300人次。中医助长治疗项目人次增长23.8%。针对年轻人养生需求,开发乌梅汤、护发饮、降脂茶等中药茶饮方及煲汤伴侣等中药药包,满足患者多样性需求。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全覆盖。全市17家卫生院设立中医馆,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市所有的中医类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提供拔罐、艾灸等中医养生服务。各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牵头家庭医生团队或者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指导等中医健康管理服务。202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76.2%、85.7%。
(三)营造中医治未病氛围
一是实现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全覆盖。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建立中医药文化长廊,并提供中医治未病宣传小册、中药代茶饮体验服务,基层卫生院、中医社区服务站均建有中医药文化知识角。二是普及健康生活理念。连续开展两届温岭市健康集市暨送健康服务活动。现场设置中医养生茶饮、健康体重管理、中医体质辨识等多个摊位,由专家坐诊、工作人员提供健康指导、志愿者进行游戏互动等方式,寓教于乐,教育引导居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中医院连续8年举行名医广场夜义诊,开展孝行天下膏方节、举办中医药文化养生集市等活动,营造浓厚治未病文化氛围。通过“编排现代版八段锦”、中医外治之歌《调理》、《中医我先行》等开创中医药文化播传新场景。《八段锦•舞中国》作品获国家版权登记证书并在我市中学生课间操中推广。三是开展健康运动生活。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科学健身大讲堂作为乡村体校开学第一课,广泛吸纳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体育委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三员”作为基层传授科学健身的专业讲师,截至目前,科学健身大讲堂遍及全市300个村社,累计达800课时,惠及群众近万人次。联合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泽国镇丹崖社区设立运动健康中心,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开出老年人运动干预和慢病预防处方,进行现场运动指导和跟踪管理,将运动健康、运动干预融入社区养老。
(四)加强“治未病”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引才力度。出台卫健系统人才政策3.0版,对引进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30万元人才补助。二是加大育才力度。进一步完善“西学中”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平台优势,培训基层中医人员近300人次,举办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累计结业301人。开展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评选,修订《温岭市“名中医师带徒”实施方案》,探索名中医带教“1+1+2”新模式。2024年,3人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1人荣获“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称号,截止目前,我市拥有省级名中医3名、省级基层名中医6名。三是用活师徒传承。通过年轻中医师结对名老中医,制定跟师计划,提升学员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市级医院特色中医科室对我市基层卫生院开展针对性技术帮扶。目前,我市已累计通过浙江省“确有专长”考核15人,通过浙江省师承考核16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会同相关部门推进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工作,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健康促进工作机制,深化“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依托我市中医医院建成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中药药事服务中心,提供中药在线服务,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覆盖面和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二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亮点。引导中医医院开展时令门诊、中医护理门诊、中医特色夜门诊,发挥中医药诊治优势。支持医院打造“一证一品”专科特色病房,挖掘、创新中医药特色疗法,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
三是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群众提供中医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感谢你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医政医管科 联系人:刘小晗
联系电话:86128026 邮 编:317500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附件
提案采纳清单
采纳意见 | 体现方面 |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等,扩大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传播范围,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创作中医科普作品推广四季养生、节气养生、食疗药膳等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市中医院科普作品《小雪养生》入围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普作品“乌梅汤”荣获2024年全国中医药科普作品大赛浙江赛区三等奖。2024年,各中医医院共发布中医药科普微信推文142篇,受邀“健康台州中医说”栏目20场、“阿福讲健康”31场。 |
鼓励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治未病科或特色门诊。 | 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建立治未病中心,提供体质辨识、三伏贴、冬季膏方等服务项目,2024年覆盖群众1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