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MB1501720C/2025-111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6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37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37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妇联界:
你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婚育支持体系 提升“婚育友好”民生温度》(20250370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将人口发展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予以谋划,加以推进,制定出台《温岭市支持积极生育政策若干措施》,通过开展青年婚恋、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促进等活动,推动婚育新风进千家万户。主要工作如下:
一、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服务工作模式,形成统筹协调、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开展“和合城·幸福家”家庭建设月活动、“全家福”公益拍摄展、夸夸我的好爸妈视频征集等活动,举办“爱在2.14 情定九龙湖”婚姻登记集体颁证、集体婚礼活动。以“倡新时代婚育文化 助家庭健康和谐幸福”为主题,开展文艺演出、有奖问答、全生命周期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放婚育新风进万家倡议书、婚育新风宣传折页、科学育儿宣传册、开展新型婚育文化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并在各镇(街道)展播。将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新型婚育文化融入基层群众自治工作重点,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育观和家庭观,潜移默化地培育婚育新风。在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截止目前,我市共有母婴室33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
二、拓宽青年婚恋交友场景平台
组织发动温岭市202名公益红娘,成立全国首个公益红娘联盟妇联,将每周六作为“公益红娘服务日”,联动市、镇、村三级“相亲角”10个,多点面打造“亲青恋”线下速配阵地,并吸引社会化团队和资源入驻,设置官方“红娘”,娘开展择偶登记和婚恋指导服务。会同市民卡中心积极打造“掌上荟囍”婚恋交友平台、浙里办“亲青恋”专区,通过线上报名、智脑匹配、“云间”交流等方式,为单身青年精准“牵线”,以更加方便、有效的一站式交友服务搭建青年交友的桥梁,形成“每月循环、场所固定”的相亲服务模式。多年来,各大相亲角已开展婚恋咨询服务2.4万余次,牵线成功1000余对,开展520青年联谊、七夕拥抱大赛、双11青年联谊会等活动400余场,服务单身青年2.5万余人次。
三、焕新婚姻登记主阵地建设
新婚登中心项目位于我市城西街道上林村区块,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装修投资额约600万元,目前已开工装潢。项目对标5A级婚姻登记机关标准,科学划分候登大厅、结婚登记窗口、颁证厅、辅导室等多个功能区,深入打造集“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婚姻服务综合体。中心投运后,将营造浪漫温馨的服务环境,增强婚姻缔结的氛围感、仪式感、神圣感,极大提升新人领证体验和幸福感。依托婚姻登记场所阵地资源,设立市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培育发展专业、贴心的婚姻家庭辅导团队,对照省级要求提高功能设置、运行管理、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同时,鼓励各镇街、村社利用社会工作站等阵地资源,设立 X 个婚姻家庭辅导驿站或婚姻家庭辅导室,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下乡进村”。2024年,全市开展婚姻家庭辅导8886件,实现婚前辅导、离婚申请劝解全覆盖,辅导满意率达100%。为进一步拓宽婚姻家庭辅导渠道,探索开设线上新婚讲堂、婚姻家庭辅导课堂,授课10余次,服务人次达1200余人。
四、着力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成本
严格落实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制度。积极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差别化住房公积金租贷政策,对于二孩家庭,可按照本市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确定,对于三孩家庭,可按照本市最高贷款额度上浮50%确定。构建全链条、覆盖孕前至新生儿期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2024年完成婚检2670对,完成国免2316对,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7725人。开展托育消费券发放活动,为入托普通家庭提供260-1420元/月的入托补助,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2580元/月的入托补贴,2024年共发放家庭托育补助190.886万元。温岭市慈善总会引导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赠资金,设立“幸福基金”,对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青年男女提供婚育支持,特别是对患大病的儿童、残疾儿童予以更多资助。市残联严格执行《温岭市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服务对象和补贴标准上优于省级标准,做到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减轻孤独症等儿童家庭养育成本。
五、构建妇女儿童三重制度保障网
一是精准施策,实现应保尽保。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做好群众参保动员工作。2024年底全市基本医保户籍人口参保118.19万人,参保率为99.74%;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政策。二是优化服务,简化参保流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产前检查、分娩、流产等相关生育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分娩住院享受相应医疗补助待遇;参保人员在省内医院分娩后,医院将自动上传数据至医保系统,医保部门主动开展生育津贴计发工作。完善出生“一件事”联办机制,实现新生儿参保“无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零跑动办事”,2024年共办理新生儿参保2470人次。三是做好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工作。构建主动发现、动态监测、精准识别、梯次减负、保障托底的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均由财政全额补贴。
六、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我市大力发展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5种模式为主,社区托育、曙光成长驿站等为补充的“5+X”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16个镇(街道)实现托育机构覆盖率100%,15分钟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同时加大对普惠托育机构的扶持力度,为通过民生实事项目验收的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2-5万元/家建设及运营补贴,提升普惠托育机构覆盖率。优化公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保障政策,在保留原生均等经费的基础上,按实际在托幼儿数发放办托补助,其中一、二级幼儿园每生每月分别补助300元、400元,已累计补助192.2万元。
七、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紧抓温岭是浙江省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的契机,探索出一套家庭教育“金字塔”模型,即由普惠型家庭教育宣讲实现基础扫盲打地基,有重点面向“青春期家庭、祖辈家长家庭、新居民家庭、特殊儿童家庭”等,推出涵盖18套近100节系统课程的“家长夜校”深度学习清单,80余名家庭教育专家讲师,按各分院需求点单,输送到各村社家长学校;为少数已经出现各类家庭教育问题的家庭开设“相约星期六”个案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家长夜校”已开班5季100余个班次,近1万名家长参与;开展家庭教育个案咨询120余期,帮助数百户家庭评价、剖析、发现、解决家教疑难杂症。
下阶段,市卫健局将以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婚育文化政策体系研究,联合相关部门继续深耕青年婚恋交友工作,丰富青年婚恋交友沟通载体,完善生育分担机制,构建有温度的生育友好城市。
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人口家庭与妇幼健康科 联系人:张力尹
联系电话: 86128085 邮 编:317500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附件
提案采纳清单
采纳意见 | 体现方面 |
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 | 发放托育消费券,开展托育消费券发放活动,为入托普通家庭提供260-1420元/月的入托补助,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2580元/月的入托补贴。优化公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保障政策,在保留原生均等经费的基础上,按实际在托幼儿数发放办托补助,其中一、二级幼儿园每生每月分别补助300元、400元。近2年累计发放托育消费券380余万元。 |
完善育儿体系建设。 | 母婴室提质升级,优化育儿公共环境,我市共有母婴室33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