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人力社保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新闻发布会解读】温岭市卫健系统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创建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5-07-15 16:54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3月20日,温岭市人社局和市卫健局联合召开了温岭市卫健系统创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新闻发布会,向各位记者通报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台州市肿瘤医院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八八战略”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才强院、科技强医”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微创诊疗等前沿技术,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生态,推动医疗、科研、教学协同发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

1.制度创新引领发展。出台《科技振兴计划》《博士后管理工作制度》等系列文件,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导师负责”的全周期管理模式,为公立医院人才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博士后“动态考核+弹性退出”机制,优化绩效保障体系,确保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

2.资源整合激发活力。累计投入46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博士后薪酬、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设立“科研立项奖”“优秀出站奖励基金”等激励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潜能。与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了深度的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共同研究领域覆盖AI医学影像、纳米医疗器件等14个前沿方向,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

(二)深化医学技术融合,驱动科研与人才双突破

1.科研项目成果丰硕,创新转化提速增效。医院以“医研协同”为核心,构建“临床需求-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科研生态。近两年,博士后团队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3项,获立省级以上课题4项,实现“小投入、高产出”的效能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发表中科院1区SCI论文1篇,完成sci文章撰写10余篇。在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团队围绕肿瘤精准治疗、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等方向有了新的突破。

2.人才高地初具规模,院所融合释放动能。通过“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合作模式,打通科研落地“最后一公里”,形成覆盖国家-省级-院级的立体化科研体系。并与中科院杭州医学所、温岭市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中科院医学所智能医学诊疗研发(台州)中心,实现设备共享、数据互通与课题共研。同时,通过省市垂直的科研融合体系,形成科研飞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目前医院拥有温岭重点学科群1个,重点学科3个,扶持学科1个,重点专科3个,培育专科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近两年,共申报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3名,意向2名。

(三)强化公立医院担当,服务健康浙江建设

1.技术惠民扎根基层。积极强化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始终致力于服务健康浙江建设。为此,工作站聚焦AI医学影像、肿瘤微创诊疗等前沿领域,通过跨学科、跨机构的深度合作。进站博士充分利用工作站平台优势,深入开展恶性肿瘤等临床医学大数据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诊疗新产品,不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工作站还积极参与肿瘤防治行动,通过建立协作网络,加强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有效提升群众的癌症防治意识,真正实现了技术惠民的目标。

2.前沿项目引领变革,打造协同创新范式。为进一步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并培育了一批引领性前沿项目,涵盖AI医学影像、肿瘤微创诊疗等关键领域,并拓展至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多个方面。通过项目实施,成功促进医院与工作站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同时,加强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医疗健康创新。实施中,充分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引导其参与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及医疗服务;鼓励工作站发挥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优势,为医院提供有力支持。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为医疗健康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记者提问环节

1.作为温岭市医疗系统首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其作为高层次科研平台对区域医疗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温岭市卫健系统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标志着我市在高端医学研究和人才引育领域迈入新阶段。其“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国家级平台权威性。工作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代表国家对温岭医疗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建设的认可,是区域医疗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

二是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工作站聚焦医学与科技交叉领域,涵盖14个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学图像智能分析、癌症多组学数据挖掘、纳米器件研发及医疗机器人手术导航应用等,覆盖精准医学、智能医疗等未来医学核心领域。

三是成果转化潜力。目前已有部分项目进入成果产出阶段,论文撰写与4项专利申报同步推进,为临床应用和技术转化奠定基础。

2.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成立,它能为温岭科研带来哪些便利条件?

一是资源整合优势。工作站将打通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渠道,吸引专项经费和高端设备资源,提升本地科研基础条件。

二是人才虹吸效应。依托平台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博士后人才,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联动机制,助力温岭打造区域性医疗科研高地。

三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与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加速技术落地,如医疗机器人导航技术可直接赋能本地医疗器械领域,推动生命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3.今后医院将如何发展壮大这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一是构建开放协作网络。联动中科院医学院智能诊疗研发(台州)中心、台州市微创介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温岭市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加强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顶尖团队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与国际医疗机构的跨境技术协作。

二是强化人才生态建设。完善博士后“引育留用”机制,提供专项科研基金、住房保障及成果转化收益分成等激励政策,有效增强工作站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深化“双链融合”战略。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围绕肿瘤早筛、智能诊疗等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新质生产力,优化“健康问题-科研攻关-成果应用”闭环。

四是推动临床转化应用。发挥GCP中心作用,设立医学创新转化中心,优先推动纳米器件、手术导航等成熟技术在院内场景落地,同步对接产业资本加速市场化。

4.创建国家站后,对医院的政策扶持有哪些?

对新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单位,将给予100万元的建站经费补助(补助差额部分,每招收一名拨付10万元)。今后肿瘤医院若是博士后工作成效特别突出、博士后培养能力特别强,比如满足培育全职博士后、培育人数多等条件,可申报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届时可以不再受高校流动站的名额限制,政策上也将再给予100万元的建站经费补助(每招收一名拨付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