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MB1501720C/2025-1111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5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071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0713号建议的答复
方婷、赵波、陈丹金、邬蔚林、应秋红、张正福、赵君河、叶玲兵、赵守卫、吴瑞均、金灵慧、王芳、鲍庆祥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议》(第2025J071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补齐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当前我市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
(一)推进医养结合新型模式。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0家,总床位5163张,其中10家养老机构设置认知症照护专区,正式运营的养老机构中暂时不具备医护能力的均与中心(镇)卫生院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8家,其中3家是养中办医,设养老床位459张;5家是医中办养,设养老床位303张。8家中有2家是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分别为箬横镇中心卫生院和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城北医养结合工作还获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省卫健委领导专题调研、充分肯定。
(二)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2024年,我市在台州市统一安排部署下,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落地,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或因年老失能,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员,自作评估结论次月起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可选择居家接受上门护理服务或入住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接受照护服务。截至目前,已有610人经评估符合长护险待遇享受条件,其中已经开展长护险护理服务340人。
(三)优化老年医疗资源配置。全市3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均设置老年医学科,实有床位88张,门诊人次达3.5万余人;7家医院设有康复医学科,拥有康复床位323个,康复医师43人,康复治疗师68人。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2024年全市依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211538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16.1万余人次;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4.9万人次。积极推行居家医疗服务政策(家庭病床),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人员定期性的居家照护,减轻其家庭护理和经济负担。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一是总结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项目经验,以城北、箬横养老专区建设为模板,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服务网络拓展。二是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居家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等多样化服务。三是建立完善可持续性的医疗服务运行机制,规范医养合作协议签约工作,医疗团队定期到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建立康复病床、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等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确保老年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加大医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要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定期选派相关医护人员至国家、省、市相关指导中心或上级医院进行线上线下对口进修学习。同时做好国家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对象选派,完成国家老年医学人才培训任务,落实“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选派老年医学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
(三)进一步争取医养结合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卫生健康、民政、财政、医疗保障等多部门工作协同落实机制,统筹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在项目支持、人才培养、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对医养结合工作给予支持和倾斜。建立科学、灵活、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更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中办养服务过程中提供的无偿医疗服务及其优势,在养老基本服务收费标准核定中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以确保机构的合理收益。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 联系人:陈晓
联系电话:8622220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