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MB1501720C/2025-1111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5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005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005号建议的答复
吴菊霞、马海娥、叶会会、黄剑伟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卫生院支持力度发展的建议》(第2025J1005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城乡居民健服务体系的网底支撑,担负着预防保健与健康管理等重要任务。我市一直十分重视基层卫生院发展,不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医疗卫生资源,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资金保障,筑牢基层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加大基层医保基金倾斜力度。2024年,我市进一步优化门诊清算规则,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两慢病、公立医院的四种特殊病的费用按实结算,不受人头基金额度影响,保障慢病人群的用药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慢病药品医保支出逐渐从药店向基层回流。在医保基金激励上,2024年6月,我市将2023年度清算结余医保资金用于激励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共分配资金800余万元。
二是全力保障基层服务购买资金。截至2025年5月底,已拨付基层医疗机构2024年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经费1671万元、学生体检经费525.7万元,两慢病免费领药经费和公办存卫生室运行补助经费已分别结算至2025年2月和2025年4月。此外,已于2025年2月预拨本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4958.4万元,为全年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聚焦特色服务,推进医疗业务能力提升
一是推动基层特色专科建设。目前17家基层卫生院均已确定特色专科发展方向,致力形成“一院一品”“一院N品”的特色化发展格局。如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中办养服务、建设安宁疗护病房,围绕“医疗、康复、养老、善终”四维一体服务有序推进,获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省卫健委领导专题调研和充分肯定。
二是推进医共体“一科扶一院”帮扶模式。牵头医院通过设备支持、业务指导、远程诊疗等方式,推动成员单位专科技术水平提升,如箬横镇中心卫生院由市一院康复科垂直管理,全力拓展康复等住院服务。
三是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城西、箬横、新河镇卫生院入选第三批台州市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一院一品”共建项目创建单位。例如城西以创建台州市中医特色科室为抓手,引进五名专科特色的中医师,丰富中医诊疗项目,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三)完善人才政策,深化基层医改激励机制
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基层人才倾斜机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卫生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分层管理、分类评价”“根据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分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的要求,分类设置岗位,分类开展评价”“初中级职称实行以考代评,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级职称采取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因此高级职称评价需考评结合属刚性约束,现有职称政策中已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有相关倾斜机制,如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科研和职称外语不作要求,重点评价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聚焦基层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首次启动卫生院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培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医学类卫生人才13人。首次开展大学生村医招聘,完成招聘1名。健全基层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温岭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其中2024年已选送83名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025年计划选送50人。
三是深化基层卫生院补偿机制改革。坚持“公平公正、优绩优酬、多劳多得”总方向。进一步明确改革导向,科学测算成本,合理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各项机制,推进基层卫生院院内补偿机制改革具象化,有效调动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自2018年开始全省实施基层卫生院补偿机制改革以来,全市基层卫生院职工的平均收入稳中有升。
(四)深化体系改革,促进医共体资源再统筹
一是加快数字平台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初步建成医共体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医共体与医共体之间、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运用智能辅助诊疗,提升基层诊断水平和诊疗规范性,2024年基层AI辅助次数达1986.4万次,质控病历93万份。全面拓宽云影像、云心电、区域检验、消毒供应、病理诊断五大中心应用,力促全市服务同质化,2024年完成影像诊断18.03万例,心电诊断2.4万例。
二是全面深化协同化转诊机制。着眼优质医疗资源扩面共享,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号源100%接入省预约挂号平台,提前20天向基层开放预约,对基层转诊患者实行“三优先”(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同步推进患者健康信息共享,经授权后,上级医院医生可实时调阅患者既往诊疗记录和健康档案,精准评估转诊病情,缩短患者就诊时间。2024年累计转诊15254人次,转诊人次居台州市首位,逐步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范式。
三是优化提升专家下沉质效。推动专家精准下沉,强化市级医院与基层卫生院之间的双向选择,建立健全专家下沉绩效机制,力促专家下沉精准度和力度双提升。2024年下沉专家接诊患者7.1万人次,同比增长36.73%。同时拓展联合诊疗服务,结合临床带教与教学查房,拓展联合诊疗服务模式,2024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共设有57个全-专科联合门诊,接诊4.04万人次,5个联合病房出院患者3400余人次。
二、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支撑体系。加大改革与投入力度,理顺管理职能边界,在经费投入、人才培训、综合素质提高、待遇与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关照或倾斜。同时加快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速度,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标准,建设患者就医无障碍设施,促进不同乡镇、不同规模乡镇卫生院协同发展。做好医保基金数据分析应用,加强基金监管,深化门诊支付方式改革。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院业务拓展。深入推进城南镇卫生院、石桥头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推进医共体“一科扶一院”帮扶模式。牵头医院通过设备支持、业务指导、远程诊疗等方式,推动成员单位专科技术水平提升和业务拓展。继续打造口腔、儿科等具有区域影响力及地方特色的特色科室,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三)进一步畅通基层人才流动激励机制。通过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人才激励制度,及时解决基层卫生院服务人员关切问题,维持人才队伍稳定。继续落实定向培养和县聘乡用人才政策,今年拟定向培养14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根据岗位性质、工作难度、风险程度等因素,设定不同的分配系数,确保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做深做实“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推动医共体向健共体转型。抓实医共体专家精准下沉,深化医共体“一科引一院”帮扶模式,深化医共体内药品统一管理,继续创新利益联动机制,激发医共体内生动力。探索医疗、公卫、家庭医生、健康体检“四位一体”的医卫一体化机制,统筹全市医疗资源,构建从筛查、治疗到诊后管理的全流程服务模式。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 联系人:陈 晓
联系电话:8622220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