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050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5 15:15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0503号建议的答复


蔡丽娅、戴金一、蔡永乾、金永增、蔡友祥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落实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捍卫患者健康的建议》(第2025J050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CT检查作为现代医学重要诊断手段,其辐射防护工作是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贯彻实施,我市持续强化放射诊疗规范化建设,在放射许可方面,严格落实设备性能检测及建设场所控制效果评价制度,按照标准的要求配备CT诊疗场所病人防护永平。但部分医疗机构仍存在防护意识薄弱、流程优化不到位等问题。

一、针对建议的具体落实措施

(一)强化医护人员培训考核,筑牢防护意识根基

我局已将辐射防护知识纳入医疗机构年度培训计划,要求各医院每年组织放射诊疗相关人员(含医生、技师、护士)开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放射诊疗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要求》等专题培训,培训覆盖率需达100%。同时,依托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建立“辐射防护技能考核”制度,将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倒逼医护人员主动落实“检查前告知、检查中防护、检查后记录”全流程规范。

(二)推进流程优化,从源头降低辐射风险

1.推广低剂量CT技术:2025年起,针对肺部筛查、儿童检查等场景,强制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预计辐射剂量可降低30%-50%。

2.严格检查指征管理:印发《CT检查临床应用规范指引》,要求医生开具检查单时必须核对患者病史、既往检查资料,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设置“过度检查预警”功能,对短期内重复检查、非必要部位扫描自动提示,经上级医师审核后方可执行。

3.完善患者评估与告知:拟统一制定《CT检查辐射防护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辐射风险、防护措施及替代检查方案(如超声、MRI),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后存档。

(三)规范防护设备配备与使用,实现“应护尽护”

1. 标准化配备防护用品:按照《医用X射线放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和部件》(GBZ 176-2020)要求,全市医疗机构CT检查室需配备铅围裙(成人/儿童)、铅围脖、铅帽、性腺防护巾等防护用品,每季度进行铅当量检测,确保防护性能达标。

2. 建立“双核查”制度:在检查登记环节,护士需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备孕、怀孕等情况,针对性提供防护用品;技师在摆位时必须为患者穿戴防护设备,重点覆盖甲状腺、性腺、乳腺等敏感器官,未落实防护的检查视为违规操作,纳入医院质量控制扣分体系。

(四)多维度开展患者教育,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营造可视化防护环境:要求医院在CT检查候诊区设置图文并茂的辐射防护宣传栏,滚动播放科普视频(如“CT检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公示本院CT设备辐射剂量水平(以DLP值公示),接受患者监督。检查前明确告知患者“为什么需要防护”“如何配合防护”,并指导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尤其对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宣教。

(五)持续改进机制

1. 畅通患者反馈渠道:在医院官网、公众号设立“辐射防护投诉专区”,24小时受理患者意见,对投诉事项实行“接诉-核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核查结果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

2. 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医院放射场所的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防护设备配备率、医护培训合格率、患者告知落实率,对拒不整改的机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以您的建议为契机,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CT设备防护性能及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的全覆盖排查;

2.2025年9月底前,在CT机房及工作人员操作间张贴放射防护的警示标语; 

3.2025年12月底前,进行一次全覆盖的放射卫生执法检查。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加强CT检查辐射防护管理,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期待您继续监督指导我们的工作!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政策法规与监督科   联系人:张晨岗

联系电话:8176193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