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MB1501720C/2025-1111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5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40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403号建议的答复
严金怀、郑丹平、叶珍美、朱君连、孔福明、王美丽、狄玉增、邱士玲、蒋招荣、陈领都、蒋君清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第2025J140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市卫健局以深化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十大行动为抓手,逐步探索“四位一体”集成改革,创新基层医疗机构积分制管理,下大力气强保障、优服务、促提升,推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迭代升级、整体跃迁。目前,我市16家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且建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其中有8家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标准、3家达到社区医院标准,3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基本标准。市一院医共体箬横分院、温西分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成为台州市内首个医共体癌痛全程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石塘卫生院“海上卫生院”护航渔民健康再次被浙江日报报道。2024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为74.11%,居台州市前列。
一、围绕"网底根基更加牢固",全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一)优化运行机制,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实现药械管理同质化。全面建成医共体药械配送中心,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设备联合采购工作机制,规范药械采购流程,实现药械采购统一目录、统一账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四统一”。4家医共体全面落实“慢病配药更省心”便民惠民措施,医共体配备“两慢病”药物200余种,卫生院配备“两慢病”药物约100种,实现医共体内“两慢病”用药同质化配用。二是推动基层数字平台建设。深化医共体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实现医共体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建立4家医共体医学检验中心,提供集约化检验。2024年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4.98万项次,为患者节省348.21万元。118台设备接入心电网络,实现“心电一张网”城乡全覆盖,并成功救治4例急性心梗病例。推广应用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实现对患者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和精确指引。三是优化分级诊疗服务。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完善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规范转诊流程,市级医院专家号100%开放预约并优先分配基层卫生院,市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平台已实现全覆盖。2024年累计转诊15254人次,转诊人次居台州市首位。
(二)强化资源下沉,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推动专家精准下沉。通过基层卫生院“点单式”约请专家,强化“双向选择”,建立健全专家下沉绩效管理,力促专家下沉精准度和力度双提升。2024年下沉专家接诊患者7.1万人次,同比增长36.73%。二是拓展联合诊疗服务。结合临床带教与教学查房,持续提升联合诊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科的诊治能力。2024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共设有57个全-专科联合门诊,接诊4.04万人次,5个联合病房出院患者3400余人次。三是“借梯登高”不断提升。积极引进沪杭三甲医院专家,省肿瘤医院下派专家下沉至城北开设省级专家门诊;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定期来院坐诊,大力提升中医服务能力;石塘镇卫生院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华山医院专家定期坐诊,开展慢病联合门诊带教、乙肝患者单病全周期管理等服务。
(三)推进专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创基层特色专科促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全力推进特色科室创建,目前17家基层卫生院均已制定特色专科发展方向,如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中办养服务、建设安宁疗护病房,获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省卫健委领导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二是推进医共体“一科扶一院”帮扶模式。牵头医院通过设备支持、业务指导、远程诊疗等方式,推动成员单位专科技术水平提升。如箬横镇中心卫生院由市一院康复科垂直管理,全力拓展康复等住院服务,获台州市卫健委王丹主任调研时肯定。三是打造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成立中医医联体,全市17家卫生院均设立中医馆,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服务。城西、箬横、新河入选第三批台州市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一院一品”共建项目创建单位,1人荣获“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称号。
二、围绕"健康根基更加牢筑",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内涵
(一)深化“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一是做精做细慢病一体化管理。完成两慢病患者慢病一体化门诊规范性建设,探索落实慢病长处方制度,目前我市慢病长处方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已达到100%,2024年开具慢病长处方6673人次。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三慢病管理,获慢阻肺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国家现场质控调研组充分肯定。二是做实做细老年人健康管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已建19.7万份,老年人体检、诊疗、健康服务等信息实现统一平台查询,2024年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149335人,老年人基层规范健康管理率达到70.43%。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24年已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15万余人次。三是做优做强儿童健康管理。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3年率先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并结合院内特色专科打造儿童口腔门诊。2024年新增城东、横峰、大溪、新河、温峤5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目前已有4家建成投入运营。
(二)聚焦群众诉求提升就医服务质量。一是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优化就医流程布局,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增加导医服务人员,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20个质控中心开展全市医疗机构质控评价培训,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如城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电子病历,开展院科二级质控、诊间挂号、实行5S管理、移动查房、诊间叫号入诊。二是优化便民惠民措施。城北、箬横开设夜间门诊,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经济开发区卫生院为服务企业特设体检中心,优化企业职工及居民的入职体检与健康证办理流程。新河镇卫生院开展“大爱无尘”关爱尘肺病患者康复服务活动,尘肺病康复站建设经验在全省作经验交流。三是创新基层特色医疗服务。探索开展特色医疗服务,满足基层群众健康服务多元化需求。城西街道西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中医推拿针灸夜门诊,城北街道在辖区内政府办卫生室开设B超等检验检查预约服务,减少群众就医排队时间。温峤镇河岙村卫生室医生自主研发智慧发药设备,让群众就医领药更便捷。石塘镇隔海村卫生室开设慢病远程诊疗,为当地200多位老人提供远程诊疗、现场取药服务,缓解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立足民生焦点做好医疗服务工作。一是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以团队包干制为群众开展个性化服务管理,切实推进签而有约。2024年签约60.06万人,石塘“海上卫生院”护航渔民健康再次被浙江日报报道;滨海推进家庭医生签约“送管服”,开展代购药和送药到家服务,以购药“零”次跑提升签约对象满意度。二是办好民生实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重点人群肺癌、胃癌、慢阻肺免费筛查和疫苗免费接种等民生实事工作。2024年开展重点人群肺癌免费筛查10162人,胃癌免费筛查10073人,结直肠癌免费筛查50364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免费筛查8115人;免费接种二价国产HPV疫苗1880人、流感疫苗11.4万人,努力实现“应接尽接、应接快接”。建立完善基层卫生院初筛、市妇幼保健院复筛的儿童孤独症筛查体系,广泛发动适龄人群参与,做到应筛尽筛。三是加大服务保障支持。积极争取医保、财政等扶持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助力度,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加大管理基层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通过缩减行政管理成本、医院运行成本、医疗耗材成本,做到管理精细化,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和平衡。
三、围绕"人才根基更加扎实",全力提升基层队伍专业水平
(一)优化班子结构,注入年轻活力。按照“政治过硬、人品过硬、业绩过硬”以及“专业化、年轻化、梯队化”的要求,配齐配强卫生院领导班子队伍,3家中心卫生院院长兼任医共体牵头医院党委委员,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11名,卫生院班子平均年龄较调整前年轻5岁,平均年龄从48岁降至43岁,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同时秉持“建设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创建好医院”理念,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局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履职水平。
(二)强化人才培养,夯实基层根基。实施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医务人员的“三基”知识和技能。通过脱产方式分三年选派150名基层医生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修儿科、老年医学、康复等薄弱学科,2024年累计有83名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2025年计划安排50名人员进修。
(三)创新引育机制,扩充人才总量。坚持人才“内招外引”政策,首次启动卫生院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培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人才13人,其中县聘乡用5人;完成大学生村医招聘1名,探索破解基层招人难问题。2025年,继续加大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等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和县聘乡用力度,拟定向培养14名。
四、围绕"硬件根基更加坚实",全力提升基层设施保障水平
(一)推进迁建项目,优化基层设施。持续开展业务用房提升工作,通过申请专项债资金的形式,推进城南、滨海、石桥头镇卫生院迁建。城南镇卫生院迁建项目已完成工程项目立项,石桥头镇卫生院迁建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滨海镇卫生院迁建项目计划2025年底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报批相关工作,目前上述迁建项目均已完成专项债申报。石塘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楼装修工程和龙门分院旧房改造加固项目也在安排推进中。
(二)更新医疗设备,提升诊疗能力。2024年,为4家卫生院新配置CT(全市共8家),CT配置率在台州市居第一位。今年,松门、石塘和经开区卫生院将新添巡回诊疗车开展“流动+固定”巡回诊疗服务,松门镇卫生院将新添DR检测车开展下乡体检,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三)规范村级机构,提升政府办比例。优化村级医疗机构规划设置,近两年通过“新建一批、转公一批、合并一批、注销一批”等举措,精简低效村级医疗机构,提升政府办比例。今年年初,25家新建政府办村卫生室实现开诊运营,全市政府办村卫生室达84家,政府办比例从2024年初的11.43%提升至21.43%。
五、围绕"作风根基更加清正",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治理效能
(一)加强医德医风,整治不正之风。开展医疗卫生单位考勤纪律问题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考勤管理,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一季度,下发卫生院有关问题通报1次,查处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6起。
(二)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执业行为。强化督查指导,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督查和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一季度对30多家机构开展检查,通报问题68条。建立健全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考核评估机制,实施村卫生室绩效管理量化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运行补助费用直接挂钩。2025年,以村级医疗机构积分制管理为牵引,促进村级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升村级机构服务水平。
(三)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利用健康温岭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等平台,通过随访面对面宣传、进村入户健康宣教等方式,普及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知识。举办健康集市、健康趣跑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慢病领药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的项目宣传,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努力回应代表关切,紧紧围绕全省“建高峰、强县域、稳基层、优服务”总目标,持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治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医疗卫生服务。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 联系人:陈 晓
联系电话:8622220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