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1 09:56: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当“全国优秀县级车辆管理所”的牌匾第八次授予温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时,16年里8次获评让我市交管服务再次成为全国标杆。
从2009年首次获评至今,市交警大队车管所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以创新服务为引擎,将公安交管行政管理服务改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
6项业务“零次跑”
“刚买了一辆电动车,家门口就能上牌照、买保险,真是太方便了!”石塘镇渔民老郭的感慨,道出了我市车管部门便民“最后一公里”的实质。
近年来,车管所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利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12123”互联网综合应用平台,最大限度地将办事项目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实现补领牌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变更联系方式等6项业务“零次跑”。“怎么方便群众,我们就怎么来。‘以考促学、以考促管’,既提升了持证率、上牌率,更筑牢了交通安全防线。”车管所负责人说。
目前,我市车管所共设立了138家电动自行车上牌点,保证了群众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能即买即上牌。他们委托18家4S店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核发机动车临时号牌。同时,还在上市公司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全台州第一个摩托车上牌点,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服务渠道;在1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车管服务窗口,办理部分车驾管业务;在4家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转移登记窗口;在四大国有银行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业务。全市15个邮政网点和1个保险公司可办理16项车驾管业务。
取一次号办结所有业务
走进车管所大厅,十几个综合窗口前秩序井然,“一米线”外无人插队,工作人员微笑服务。这背后是“一站式、一窗式”改革的成效——群众只需取一次号,在一个窗口即可办结所有业务,告别“多头跑、重复排”。
“三不下班”原则(业务不办完不下班、群众不离开不下班、问题不解决不下班)是车管所的铁律。近年来,车管所班子持续发挥“头雁效应”,构建精细化的车管队伍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上下一心,全力打造“阳光队伍”,制订争创工作方案,为车管业务改革创新指明方向。他们通过改良车辆通道式登记流程,对需要查验的车辆进行通道式查验,一站式办理,确保有序、高效。同时,优化窗口功能布局,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强化业务咨询导办台,配备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资料预审、业务咨询等服务。
2024年,车管所以99%的群众满意率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办理机动车业务20.5万笔、驾驶证业务9.3万笔。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公安交管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的深度落地,更是“群众需求就是改革方向”的生动实践。
2024年,车管所延时办理业务超千笔,预约服务覆盖率达100%。此外,车管所还率先引入“排队叫号系统”,市民可手机预约双休日办理车管业务,以及安全学习、考试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候,这一便民举措,惠及全市50多万名驾驶人。
焕发16载荣光的“匠心密码”
我市车管所推行“日回访、周分析、月考核”制度,将监督机制细化到每一笔业务。通过“五公开”制度(流程、标准、结果、监督、问责全透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车管所等级评定就像一场‘全科考试’,能连续16年拿‘国优’,靠的是每一个细节的打磨。”车管所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省少数能办理全部市级业务的县级车管所,我市通过“一窗通办”“一证即办”等举措,将平均办事时长压缩40%,近3年在精减到12名人员的情况下,相关工作效能提升了30%。
车管所负责人表示,8连冠,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用“便民密码”解决群众难题,用“匠心之路”守护交通安全,让“全国优秀”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