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0107/2025-1106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教函〔2025〕81号
- 成文日期:
- 2025-06-23
- 发布单位:
- 市教育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202502220号提案答复的函
温教函〔2025〕81号 A
徐敏委员:
你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体教深度融合强化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建议》(202502220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温岭市是最早进行体教融合的县级市,也是融合工作推进较好的县市区之一,尤其是竞技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8月,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更是将体教融合推到了新的高度。
一、主要做法
(一)思想观念融合。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视,不仅注重身体健康,也注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锤炼铁一样的意志。
(二)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推动体校、网点学校、体育特色学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特点,在原来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学校、学生参与体育学练,推动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同时,打通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进入校园的通道,为培养后备人才服务。
(三)体育精神传承融合。系统培养、着重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合作、顽强拼搏、承担责任、遵守规则等品质,推动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活动、比赛中逐步培养优良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四)赛事及机制融合。联合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共同打造完整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畅通体育后备人才上升通道,优化赛事结构和管理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各级、各项比赛。完善运动员选择体制,从以前体育老师单向选择,到现在举办校内班班赛,以比赛选拔运动员,推动更多学生参与赛事。
二、主要成效
(一)训练成果更突出。全市共开设33所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历届拿到省运会金牌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是网点学校的学生,如新河中学的排球、箬横中学的跆拳道等。
(二)赛事热情更高涨。市教育局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共同召开体育赛事,累计举办15届“奔跑吧·少年”温岭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包含足球、篮球、排球、田径、跆拳道、乒乓球、象棋7个项目。
(三)办学特色更鲜明。2021年以来,我们全面实施“阳光少年 体育工程”,打造各级各项特色学校。累计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1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排球特色学校3所,新河中学、箬横中学为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
下阶段,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充分盘活体育资源,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持续打造各级各项特色学校,推动建成“以体育人、以体促教、以体强市”的新发展格局。
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基础教育科 联系人:王敏杰
联系电话:1375869983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教育局
二O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附件
●提案编号:202502220号
●提案标题:关于推动体教深度融合强化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建议
●提案类型:A类
●采纳建议:3条,解决问题:3条。具体条目如下:
1-1提案建议内容: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1-2提案办理解决说明:进一步优化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捆绑式体育特色学校评比和网点学校评比纳入学校的考核范畴。
2-1提案建议内容:强化基础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2-2提案办理解决说明:以少体校校务委员会机制为基础,统筹完善体育特招生、体育赛事安排、优秀运动员安置等制度。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召开年度协调会,研究教练员岗位设立、网点学校教练的工作量、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等事宜。
3-1提案建议内容: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3-2提案办理解决说明:全面实施“阳光少年 体育工程”,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捆绑式体育特色学校建设,要求各校按乡镇区域共同设立一个或多个体育特色项目,每周安排至少1节专项体育课、5次大课间练习特色项目,并组织班班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