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政协提案答复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对市十五届政协四次会议第2025055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6-27 10:58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浏览次数:

大溪联络组: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温岭精品徒步路线的建议》(第202505502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温岭徒步路线发展现状

近年来,温岭市深度整合市域内的山路古道、景区游步道、骑行绿道、健身步道等多元线路资源,全力打造温岭境内“环浙步道”。该步道贯穿松门镇、石塘镇、温峤镇、坞根镇、大溪镇等8个镇街道,串联起各地特色景观,成为展现温岭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重要窗口。

“环浙步道”温岭段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达170余万元,目前已全部竣工,全长约153.34公里。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沿线每5公里布局驿站,现已建成40个驿站;安装329根引导柱、67块四级标牌,并新建或修缮一级驿站3个、二级驿站3个、三级驿站7个,大幅提升了步道品质。同时,驿站信息已全面录入“环浙步道”APP的“驿站”版块,民众可通过APP查看驿站室内外陈设,并借助导航便捷前往。

此外,温岭还拥有5条成熟的登山、越野户外精品线路,如“浙江麦理浩径”水桶岙环线、“温岭达拉宫”楼旗尖线,以及大坑沙海岸环线、斗米尖—薄刀岩环线、方山—南嵩岩环线等,深受徒步爱好者青睐。

当前,温岭徒步路线在小红书、BILIBILI等网络平台热度不断攀升,吸引众多户外博主打卡创作,初步形成“东海好望角”的品牌认知。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线路类型不够丰富的问题。现有线路多以山地丛林、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主,对历史人文类线路开发不足,古驿道、民俗村落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整合,亟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强化资源规划与开发

1.强化顶层设计。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户外运动发展规划,加强督查指导、项目招商、设计策划,为打造户外运动休闲目的地提供综合保障。

2.打造综合线路集群。以方山—南嵩岩、水桶岙环线为核心,整合周边自然与人文景点,打造“山海+人文”复合型环线,串联长屿硐天、方山景区等节点,形成“一线一主题、多线成网络”的线路体系。按照“环浙步道”的建设标准,重点提升5条精品线路沿途的功能设施建设。

3.打造滨海户外运动之城。着力培育运动休闲产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休闲运动基地,推动户外运动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领域的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特色村投资建设精品赛道,做到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来温岭体育旅游度假。

(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1.构建徒步驿站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补齐精品徒步路线基础设施短板。对接相关部门,继续做好户外场地提质提升工作,将现有线路进行品质提升,加强日常维护,增加驿站和引导牌。利用现有房屋改造徒步驿站,设置民宿、青年旅舍及装备租赁点,同步配置遮阳亭、休憩长椅等设施。

2.优化线路基础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台阶路段进行修缮加固,增设休憩座椅、饮水点等便民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

3.推进智慧服务设施建设。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加强精品路线沿途网络覆盖,确保游客在徒步过程中能随时获取信息;在驿站及关键节点安装引导柱等导览设施,通过APP语音讲解、电子地图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整合路线信息、驿站预约、应急求助等功能,实现“一部手机游全程”,让游客享受便捷、高效的智慧化服务。

(三)推进绿色生态治理

1.建立专人管护机制。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定期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清山”活动,行动示范带领游客加入环保队伍,利用新媒体、电视等加强环保宣传,在徒步路线起始点、休息区等醒目位置设置标语,确保沿线环境卫生。

2.开展“净滩行动”品牌项目。组织“东海好望角环保日”活动,发动游客参与“徒步+捡垃圾”公益行动,计划年开展活动6场以上。在徒步线路沿途设置分类垃圾桶,2025年底前实现回收点覆盖率80%,配套建立“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分类处理”的闭环管理流程。

3.强化环保宣传引导。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游客参与环保志愿行动,增强环保参与感与责任感。

(四)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专业救援体系。打造“综合+专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组建山地救援分队,建设应急救援装备共享仓库2个,支持蓝天、天鹰、红豹等民间救援力量发展,增配山地头盔、救援绳、山地绳索救援系统等专业救援装备。

2.不断提升联合救援能力。组织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搜救队伍及当地政府应急力量,针对松门水桶岙徒步线路开展模拟实战拉练。检验指挥调度、通讯保障、单兵装备、搜救技能、体能体力、联合作战等能力,建立快速高效调度机制。

3.实施智慧安全管控。积极探索在各精品徒步路线设置救援二维码,涉险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定位和路线信息,使救援人员快速定位找到涉险被困人员。同时,将在水桶岙设立救援点,加强节假日和日常救援保障。

 

感谢你们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群体科     联系人:周海绍

联系电话:86206609   邮  编:317500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20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