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J170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25 17:20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姚亮、朱佳逸、朱佳平、杨剑博、孙素琴、邱海燕、康湘兰、陈海红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普及与人才培育的建议》(第2025J170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资源机构引进工作

一是深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电机、机床工具等重点领域,结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着力提升江苏大学、华中数控等6家驻温岭研究院的技术服务能力。新引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等科研机构,协同台州学院温岭研究院联合八大行业协会,在松门、泽国等镇街开展专题宣讲,有效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二是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开展“智能产业进化之路”等专题培训活动,覆盖工业企业200余家;统筹企业参与《AI提效:智能引擎驱动工作革命》等线上研修课程。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2025年2月利欧泵业成功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名单。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指导职业院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3D建模打印等前沿专业,构建“理论+实践”课程体系。在传统专业中融入AI辅助设计等模块化课程,联合阿里云等企业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更新。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专项培训,建立企业导师资源库,选聘智能制造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师徒结对、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鼓励开展AI相关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成果向企业解决方案转化。

(三)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创新“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共同开展设备智能诊断等实践项目。计划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AI技术工业应用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

二是规范职业技能认定。严格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颁布的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国家职业标准,指导社会评价机构及企业按规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对通过考核人员颁发相应等级的国家认可资格证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相关工种培训、鉴定,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产学研合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程程

联系电话:0576-86121314        邮  编:317500

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二○二五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