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19 10:42: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随着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温峤镇河岙村新一季枇杷近日正式开秤上市,果园内外再次热闹起来。山上,村民们穿梭于果园间,忙着采摘、装篮;山下早已聚集了多个枇杷销售点,果农们正开心地分拣、叫卖——一片产销两旺景象。
“今年的红沙枇杷品质很好,一上市,甜度就达到了13度左右。白沙枇杷虽然个头比去年小,但是甜度比红沙高,口感很好。”河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宗方说。
“因为太阳从早到晚晒着,河岙的枇杷就是甜。”河岙村村民周美增今年已经80岁高龄,种枇杷已有40多年时间。“我们现在还种植着100株左右的枇杷。”当天,他和妻子正在山上挑选已经成熟的枇杷,准备运往销售点,“像这株大的枇杷树,树龄已经有40多年,每年产量都不错。我们一年枇杷收入就有2万元左右。”
不仅仅是周美增,枇杷可以说是河岙村每个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枇杷。”周宗方说。作为温岭枇杷主要的输出基地,河岙村枇杷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200亩,还带动了周边白岩下等村的枇杷种植产业发展。
为让河岙的枇杷更好地走出去,早在2006年,当地就成立了温岭市河岙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走上发展本地枇杷产业之路。
“除了想要抱团打造‘河岙红’品牌,成立这个合作社也是为了引导村民们科学种植枇杷。”近年来,周宗方一直坚持定期请农技专家来村指导村民种植。“通过技术培训,很多村民对如何防虫防病、修枝施肥等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枇杷越种越好。”
与此同时,河岙村还积极改造提升枇杷园道路,修建了超7公里的水泥路,方便商贩上山;和上海农科院加大合作力度,引进枇杷新品种,进一步丰富枇杷品种结构,提升河岙枇杷竞争力。
随着枇杷产业渐入佳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的销售模式,在线上把河岙的枇杷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家60%~70%的枇杷是通过线上销售的。”趁着休息时间,徐一尹赶回家帮父母销售枇杷,她将网套仔细地套在每一个精心挑选出来的枇杷上,再小心地将其固定在箱子里。“因为口感好,买的人挺多的,像这样的大箱大概有80个枇杷,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能发十几箱,客户大多来自杭州、上海、江苏等地。”她告诉记者,因为是优质果,价格能卖得更高一些,白沙能卖到20元左右一斤。
“2020年,我们就引进了顺丰快递,帮助村民线上销售枇杷。”周宗方说,“去年发了2万多箱枇杷到全国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温峤镇枇杷产业种植规模已超4000亩,成为河岙、白岩下等村的支柱农业产业。该镇年产枇杷600余万斤,产值6600万元。近年来,温峤镇在提品质、塑品牌、拓市场上持续发力,不仅推动全国首家特色果业共富工坊博士工作站落地温峤,还通过直播、展会、评比等方式开展品牌推介,提升当地枇杷品牌价值,多方合力推动枇杷从“枝头鲜果”迈向“舌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