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13 08:43: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近日,滨海镇种植的南太湖特早、巨峰葡萄陆续成熟,产量比去年提升不少,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滨海镇紫瑞园农场中,60余亩大棚里,串串紫里透着黑的南太湖特早葡萄正挂满枝头,阵阵果香扑鼻。今年,这家农场的葡萄在4月20日左右上市,比去年稍晚,品质却非常好,产量也有所上升,商户排着队前来收购。紫瑞园农场相关负责人蔡海奇乐得合不拢嘴:“现在园子里已经摘了快一半的葡萄,价格为10多元一斤。每天都有挺多人来收购的,人均能买300~400斤。”
经过农技专家现场测量,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数据十分可观。专家介绍,近几年我市大多采用大树冠栽培模式,树叶通风透光情况良好,管理起来也十分方便。“大树冠栽培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能提高品质。现在的葡萄不是以产量来取胜,而要以品质来取胜,这样才能提高效益。”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金伟说。
有了栽培秘诀,树木里的有机质可以集中到根部,主干的营养成分含量得以提高,果实里的芳香物质和糖分也会增加。不过,葡萄产量并非越高越好,以南太湖特早品种为例,每亩产量会被限制在2500~3000斤左右,果实质量有所保障。
金伟告诉记者,滨海镇的葡萄种植面积居我市首位,共有2.3万亩,品种包括巨峰葡萄、天工墨玉、南太湖特早、维多利亚等,深受市民喜爱。
农户正在检查葡萄成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