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4-03 09:46: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在我市大溪镇滕彩娇家的稻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成群的黑斑蛙抱卵孵化,小蝌蚪在水沟里欢快的游动。
近年来,滕彩娇积极探索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稻田中养殖黑斑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走进滕彩娇黑斑蛙经营部,实地探访了这片“稻蛙共舞”的田野。
位于温岭市大溪镇南嵩岩村脚下的稻蛙基地,面积有51亩,配套较完善的种蛙蓄养、受精卵孵化、蝌蚪培育以及进排水、天网、围栏网、视频监控等生产设施,自2019年初引进黑斑蛙开展稻田养殖试验,经5年多时间的探索,已基本掌握了稻蛙综合种养管理技术。
“青蛙是稻田的‘卫士’,它们以害虫为食,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稻米。此外,青蛙的排泄物还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以前种水稻,一亩地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现在搞稻田养蛙,一亩地能多赚二三千块钱!”滕彩娇高兴地说。
今年,滕彩娇的种养殖基地还将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基地,将按照“稳产高效、标准规范、特色鲜明、品牌运作”要求,从产地环境合格、种养模式与运营先进高效、生产管理规范、社会效益明显等重点方面开展建设,建成有技术支撑力量、有核心展示区域、有特色技术模式、有科学规范管理、有自主品牌产品的可复制推广的新型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有效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提高稻田单位产出率,达到稳粮、促渔、增效、生态的目的,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稻渔环境“美”、稻渔产品“优”、稻渔主体“富”,将成为温岭渔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