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5 09:34: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当幼儿园里充满童真的“自由涂鸦”与小学规范的“艺术课堂”相遇,怎样才能让衔接过程既保留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又激发他们对艺术探索的热情呢?近日,温岭市大溪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走进方山小学,在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课堂中开启了奇妙的魔法之旅。
在蔡梦蕾老师的《绘方山》课堂上,孩子们围绕着方山的模样展开了热烈讨论。“方山的山没有尖尖的角”“方山的颜色可多啦,有灰色、绿色,还有蓝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描绘方山美景充满了期待。在蔡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手握毛笔,蘸上墨汁,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勾勒方山的轮廓。墨色在纸上缓缓晕染开来,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随之展现。有的孩子把山峰画成了圆鼓鼓的“云朵枕头”,有的则在山间添上了歪歪扭扭的彩色石阶。一个小男孩指着宣纸上晕染的墨痕,兴奋地喊道:“我的方山在下雨!”那稚嫩的笔触中,流淌着他们对传统水墨画的独特理解和鲜活想象。
而张梦希老师带来的美术课《石头的 “花衣”》,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艺术体验。当湿拓画的颜料在水面上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如同彩虹般绚烂,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亲手制作的“粘土石头”,轻轻转动,看着石头渐渐披上流动的彩衣。他们兴奋地欢呼:“我的石头穿上舞会礼服啦!”在指尖的创意舞动下,整个艺术课堂充满了惊喜与欢乐。
温岭市教育发展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林永平老师现场观摩了此次活动,并给出了专业的见解:“幼儿园美术就像一片‘自由生长的草地’,孩子们可以尽情挥洒创意;小学美术则是一座‘引导探索的花园’,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而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们在握笔学习技巧的同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创造的光芒。”他看着展示架上那些风格各异的水墨方山画作和穿上“花衣”的石头作品,强调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传统艺术的熏陶,也要用心守护孩子们的童真想象,让二者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共同助力孩子们的艺术成长。
此次活动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帮助孩子们提前领略了小学学习的独特魅力,让幼小衔接的过渡如同湿拓画般色彩斑斓、自然流畅。这不仅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一次宝贵的体验,更将成为他们心中美好的回忆。愿孩子们带着这份勇气和童真,自信满满地迈向小学,开启人生新的成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