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温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温岭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23 16:18
信息来源:温岭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分享:
单位名称 | 温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温岭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徐一文 |
住所 | 温岭市城西街道九龙大道868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062.77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062.77 | 期末数(万元) | 872.8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督抽样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持,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主要承担全市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监督抽样检验检测和评价性抽样检验检测任务承担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业务指导工作配合市场准入开展技术服务负责各类食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协助市食(药)安办开展食品安全预警和事故技术分析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1081060585274A | 举办单位 |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温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常规食品检验检测有序进行2024年度共受理各类定量检测2441批次,其中监督性抽检1039批次,不合格18批次,合格率98.26%,主要不符合为黄鱼使用工业染料碱性橙Ⅱ2批次,绿豆面中铝含量不合格8批次,海产品中海蜇中铝不合格6批次,海产品黄鱼酥不合格N-2亚硝胺1批次,玉米淀粉防腐剂不符合1批次。专项检测339批次,不合格0批次,合格率100%;个人与企业委托195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97.94%;鲫鱼牛蛙恩诺沙星不合格3批次,小葱农药残留毒死蜱不合格1批次;餐饮具抽检751批次,不合格207批次,合格率72.43%,主要不符合未餐具中的大肠菌群、阴离子洗涤剂不合格207批次。能力验证室间比对等其他批次117批次,结果为满意。(二)实验室能力双提工作稳步推进参加中国科学检验研究院食品检测能力验证36批次,结果均为满意。参加省里飞行检查1次,结果为满意。参加省能力验证2次结果满意。完成仪器检定86台覆盖全部检定仪器要求;仪器期间核查62台覆盖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光谱仪、高精度天平等仪器,仪器功能性检查48台覆盖微波消解仪、电热恒温干燥箱、高速离心机、马弗炉等仪器,选取20种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保持了设备的准确、可靠、稳定。严格管理实验标准物质、供应品的采购和验收,做到实验耗材试剂具备合格证、说明书齐全,同时做到对实验试剂耗材进行评价检验并出具报告形成资料归档。(三)完成方法标准变更评审工作2024年食品标准更新较多,主要涉及甜味剂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N-2亚硝胺类等项目现场评审更新20项目,本次标准更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心检验能力的完善,也是中心实验室综合实力提升的标志,意义重大。(四)ADR、MDR监测工作稳健前行2024年度,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病例2196例,完成总年度计划的129.2%,其中新的、严重的985例,占比44.9%;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病例885例,完成总年度计划的136.2%,其中严重的88例,占报告比例9.9%。通过进社区、进商区、进学区、进院区等方式,开展药械不良反应宣传,提升民众对药械不良反应的认识,通过对全监测单位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了报告数量、质量,推进合理用药。通过不良反应监测,在风险预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推进当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发挥作用,有效地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服务药品安全监管。(五)食品检测利民行动一是制定中心2024年食品检测利民行动工作计划;二是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人员培训和解决疑难问题,设立食品生产“服务企业示范点”2个,帮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项,指导企业技术人员提升检验技术能力12人次,免费开发浙里检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195批次;三是为学校、养老机构和机关做好食品安全服务,设立“服务机关/学校示范点”2个,对校园及养老机构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4次;四是做好辖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或闭环治理,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示范点”2个;开展高风险品种监测52批次,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上报市院2条。五是为辖区主要农贸市场快检室做好服务指导,设立“快检服务示范点”2个,为菜场快检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10次,开展辖区农贸市场快检室做好全部能力比对1次。六是做好“百姓点检”技术服务工作,学校等设立“百姓点检示范点”2个,中心配合辖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好“百姓点检”活动,完成食品点检6次,开展“百姓点检”食品安全科普活动3次。配合做好“联创联检”活动,完成台食检[2024]12号《2024年全市系统“1+6联创联检”食品安全服务活动》4期任务。并发表相关信息报道6篇。(六)五减政策、开放实验室有效落实检测中心针对开放实验室,采用宣传加走出去的方法,完成数据上新的突破,企业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度和满意度得到提高。检测中心通过与局科室、分局所联动的方式,对全市的食品生产企业与大型商超、农贸市场进行开放实验室的宣传,引导企业通过“浙里检”平台预约开放实验室及委托检测,2024年共完成“浙里检”服务小微企业订单195批次,开放实验室148批次,共计减免费用18万元。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建设标准不足。中心2012年组建,面临建设标准缺乏难题(2017年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主编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标准》正式出台),编制只有15个,在运行后发现人员严重不足。现核准有7名编外技术人员,但是由于编外人员在待遇报酬方面明显低于社会技术人员平均水平,人员流动性大,严重影响队伍稳定,对中心日常工作开展产生较大障碍。(二)实验室基础设施陈旧,亟需改造。实验室通风系统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不达标,影响实验人员健康;部分区域墙体渗水、管道锈蚀,存在漏电、化学试剂泄漏隐患;缺乏智能化管理设施(如环境监控系统),耗材与数据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下;老旧设备能耗高、精度下降,无法满足高精度、新标准实验需求。(三)课题申请较为困难。县市级检测机构研究领域多聚焦于基础性、常规性检测任务,选题缺乏创新性与前瞻性,难以满足省市级课题对“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高要求;县市级财政支持有限,配套资金不足,难以覆盖课题研究的设备采购、数据采集等成本;缺乏上级政策倾斜,竞争省级以上课题时处于劣势。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夯实平台,强化科技强局建设检测中心将加强浙里检应用平台,加强数据运用,通过数字化来赋能,充分挖掘检验检测大数据价值,加强数据整合和分析,定期形成不合格产品问题分析、产品和行业普遍性问题、突发性问题分析等分析报告,为提升检验检测靶向性、加强风险预警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助力产业发展。前瞻谋划一批课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通过各种形式的全方位的提升,将我市的检测能力达到全省前十。(二)强化技术,支撑试点项目建设根据台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浙里食安”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台食药安委[2023]5号)相关要求,一是围绕特色产业,推进机构与企业结对示范点建设,打造本地帮扶破解生产检测技术难题的示范成果。二是围绕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推进重点品种重点风险监测示范点建设,打造本地技术支撑风险闭环管控的技术成果。三是围绕稽查办案,推进检测技术创新示范岗建设,打造本地技术支持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的侦破的典型案例。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2月温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变更了开办资金,由1431万元更改为1062.77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05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