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警务|滨海派出所:解锁“三步法”,探索农安共防新路径
滨海,是名副其实的“甜蜜之镇”,盛产葡萄、西瓜、蜜梨、草莓……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仅大棚葡萄种植总面积就达2万余亩,年产值约5亿元,先后获评“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等。
针对辖区特点,2024年以来,滨海派出所以派出所主防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解、防、宣”三步走,强化农安共防,护航农业安全生产。
多措并举解纠纷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近日,滨海派出所民警在东片农场巡逻时,发现葡萄园业主郑先生与隔壁叶先生因地膜问题发生争吵,双方争执不下,民警立即当起和事佬,就地化解,实现了“事了人和”。
每周,滨海派出所民辅警都会定期下到田间地头,在农忙闲谈中,摸排可能存在的涉农小矛盾小纠纷,以田间地头作调解室,努力让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同时,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时、度、效”,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定期跟踪回访,制定回访清单,让矛盾纠纷有预防有处理。2024年,滨海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6.51%,共排查涉农矛盾纠纷42起,化解率达100%。
多元共治防风险织密立体防控网络
为筑牢辖区农业生产安全屏障,滨海派出所创新构建 “公安主抓、村级共治、业主联防” 协同治理模式,依托人防、物防、技防 “三位一体” 防控体系,织密立体化安全防护网络。
“徐先生,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已收到,马上出警!”2024年5月某日凌晨,滨海派出所值班室接到葡萄园业主徐先生的紧急求助。接警后,民警火速赶赴现场,成功将多次盗窃葡萄的嫌疑人王某某当场抓获。这起现行案件的快速侦破,正是该所深化警民联防机制的生动实践。
针对葡萄成熟期外来人员多、物品摆放乱等治安特点,滨海派出所组建由 20 余名承包业主、网格员、护村队员组成的 “农安业主共治队”,通过“送教入棚、驻点守夜、分片巡防” 三项机制,实现重点区域防控全覆盖。人防方面组建“守夜人” 队伍,在葡萄丰收季实施 24 小时轮值,重点布防 5 个关键路口、8 个重点区域;物防方面指导业主加固生产设施,配备 8 辆巡防电动车开展动态巡查;技防方面统筹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在东片农场等区域增加高清摄像头 ,实现重点部位无死角监控。
“我们还建立了三色预警机制,根据治安形势动态调整巡逻方案。” 滨海派出所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视频监控、巡逻日志等数据资源,精准绘制 “治安热力图”,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夜间巡逻 127 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43 处,发放防范宣传手册 2000 余份。
2024 年 5 至 7 月葡萄成熟期,该区域盗窃警情同比下降 25%,盗窃案件同比下降 33.33%,实现刑事、治安案件双下降。
靶向宣教育农人守好群众“钱袋子”
“警察同志,我之前接到一个诈骗电话......”面对群众的困惑,民警一一耐心解答。在暖意融融、笑语声声中,民警和村民围坐“道地头”,面对面、心贴心,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平安家常。
在话家常中紧密警民联系,用小提醒撬动大安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季农闲,滨海派出所围绕季节特点,突出区域重点、防控热点,形成防盗、反诈等各类预警。依托村级“铁三角”,在每周村会商上,民警带着“一本账一清单”下村,用好“铁脚板”“婆婆嘴”,进田间地头、进蔬果大棚,开展针对性安全宣防。
“天上不会掉草莓,诈骗中招钱也没”,正是草莓丰收时,民警结合接地气的反诈顺口溜,进草莓园向果农详细讲解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识别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让果农对诈骗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党员微信群、村民微信群等,助推“警格+网格”向线上延伸,让宣传服务更及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