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公安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治安管理

“温心警务”:打造平安和谐新“枫”景

发布日期:2025-04-21 17:57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

3月25日上午,温岭市太平派出所南泉警务室民警江福军带领辅警、义警,早早地来到肖泉村老年集中居住点,为老年们开展义务理发、测量血压和反诈宣传,这是该所推行“温心警务”的一个镜头。

太平派出所辖区位于温岭市政治、文化、金融中心。近年来,该所以争创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坚持主动警务暖人心、邻里守望安民心,创新打造“温心警务”,推进“派出所主防”工作走深走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警副书记”全覆盖

每周四上午,太平派出所的27名民警副书记全部下沉13个行政村、14个社区,参加村社周会商会,就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警网融合等工作进行讨论交流。这已成为该所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一个新常态。

太平派出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社区警务与“党建网格”的深度融合,依托村社党组织,将警务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

做实27名党员民警兼任村社党支部副书记,每名社区民警均兼任“党建网格”指导员,每个社区辅警都负责二至三个小网格,形成“社区有格、格中有警、警民共治”良好格局。

通过“1+14+N”社区网格警务模式,整合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等人力资源,形成了“警网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15名社区民警、68名社区辅警与105名网格员“同采集、同走访、同推进”,实现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的“警网共治”“警网共享”体系。

“5分钟警务圈”全覆盖

“自从联勤工作站建立后,购物中心内的诈骗、扒窃等案件少了,经营户与顾客的矛盾纠纷能第一时间调处,周边的交通不再拥堵了。”温岭市购物中心负责人感慨地说。

2002年,太平派出所就全面推动社区警务建设,在14个社区均建立了警务室。近年来,又对14个警务室进行改造升级,实现5分钟“警务圈”全覆盖。

“我们以警务室为主体,充分融合屯警街面、巡逻防范、纠纷调解等功能,就近处警、第一时间介入纠纷等警情,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打造应急处置的‘前哨站’,服务群众的‘温馨港’,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所长李国友介绍说。

太平派出所还积极开展“一室一品”创建,唱响锦园警务室“红色管家”、月河警务室“滴水议事”、卖鱼桥警务室“姐妹调解”、南泉警务室“一路相伴”等14个警务室特色品牌,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南泉警务室不定期组织义警为老年人、残疾人义务理发,播放爱心电影,走访关爱孤寡老人、失独家庭,慰问残疾人、困难家庭学生,收集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让老人感受社会的关心关爱。

太平派出所借助钉钉建立“云枫警务室”,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法律知识、防电诈、防溺水等方面宣传,24小时为群众提供网上各类公安业务咨询、预约服务。自运行以来,共有9万余人参与。

“温心义警”全覆盖

3月22日上午,在“爱心接力,情暖阆中—太平小学公益义卖”活动现场,太平派出所民警、辅警和义警,一边维护现场的秩序,一边向群众发放反诈等资料、宣传防范知识,为爱心接力活动助威加油。

如何将社会优势资源转化为群防群治动能?

该所立足辖区实际,抓实义警、护村队等“五支队伍”建设,整合网格员、村社干部、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巩固“1+14+N”专群联动机制,实现“警格”与“群防群治”力量的融合。

组建了28支1020人的“温心义警”队,16支130人规范化护村队,125支3011人的“邻里守望队”等形式多样的共建共治模式,实现十人一义警,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群防群治氛围。

今年以来,该所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6.05%,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29%,无“两抢”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