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温岭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25-04-17 15:24:5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字体:[ ]
分享至: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消费品以旧换新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信心逐步提振,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稳步拓展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稳中向好。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86亿元,同比增长5.4%,比台州市平均水平(4.8%)高出0.6个百分点,排名居台州市第三位。一季度在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带动下,消费市场迎来小高峰,同比增长7.4%。上半年受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以及居民消费预期调整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增长速度有所回调,回落至5.7%。下半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生效,消费增速趋于稳定,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增长6.1%和5.4%。

(二)城乡消费市场协同发展。城乡市场全市城镇市场核心商圈升级改造、首店经济效应释放,继续发挥消费主阵地作用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5.81亿元,同比增长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7%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1.05亿元,同比增长4.3%。城乡市场差距由上半年的2.3个百分点缩小到1.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呈现稳步追赶态势。

(三)限上市场稳定增长。限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6.85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台州市平均水平(5.4%)高出5.2个百分点,排名居台州市第三位。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持续发力,全市限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80.23亿元,同比增长10.3%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1.6%餐饮消费表现亮眼,实现餐饮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商品零售高出4.2个百分点,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基础需求升级消费双轮驱动。消费市场保基本与提品质协同演进基本消费平稳增长新型需求持续释放。从限上单位商品类别看,基础民生品类维持稳健增速,粮油类、蔬菜类同比分别增长7.9%和2.9%,水产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实现15.5%和13.4%的增长消费能级持续跃升,烟酒类同比增长29.7%,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24.8%。

(二)鞋帽类数字化升级强劲。依托我市鞋业智造基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带集群优势,构建直播选品、智能生产、极速销售体系,全市鞋帽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好增长韧性。限上单位鞋帽类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达51.8亿元,同比增长45.1%,增速超限上消费品零售额速度34.5个百分点。从全市镇(街道)分布看,限上单位鞋帽类网络零售主要集中在泽国镇、城东街道两个区域,零售额占比分别达的60.8%和20.5%。

)家电以旧换新显效发力。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活动开展,以及新一轮支持消费举措陆续推进,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家用电器以旧换新作用凸显。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5.0%,其中,能效等级为1 级和2 级的绿色家电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2.3%,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148.5%。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消费升级与政策引导产生共振效应产业结构向绿色智能跃迁,激活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增长

三、影响消费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尽管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从长期发展看,消费品市场基础仍显薄弱,主要表现为石油与燃油车消费呈下降态势、实体零售业态活力不足等。

(一) 石油与燃油车双减速石油和燃油车消费一直我市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支柱,在双碳目标与能源革命的浪潮中,石油与燃油车消费的双轮驱动模式正遭遇结构性减速传统油车消费热度大打折扣,石油消费面临同样困境。2024年限上单位石油及燃油车商品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比重已降至31.3%,较2023年锐减5.9个百分点,两大领域呈现显著萎缩态势全市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7.37亿元,同比下降8.6%,油车实现零售额26.2亿元,同比下降27.6%。叠加新能源汽车品牌本地化不足的影响,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4.29亿元,同比下降24.0%,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8.13亿元,同比下降9.9%

(二)体零售遭遇挑战。作为传统消费生态的核心载体,实体商业在数字经济的浪潮冲击下持续承压,受网购分流消费品购买力影响,加之商场租金、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上涨,传统零售业态经营压力加大。2024年,在限上单位中有店铺零售额同比下降11.6%,其中,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34.3%的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累计下降14.0%,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差距拉大至24.6个百分点。百货店与购物中心等线下场景亦同步衰退,分别下降1.7%和18.8%。

(传统零售转型面临瓶颈制约。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消费生态重构正经历着渠道革命与价值创造的双重考验,商超百货领域三和超市和银泰百货,药品领域瑞人堂、康康医药、方同仁医药等头龙企业带头开启线上线下战略布局,转型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受阻,既面临线上流量红利消退的压力,又遭遇运营能力不足的矛盾,线上转化率普遍较低。2024年,限上商超和药品类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5.7亿元,占限上商超和药品类总零售额的比重为15.7%,仅同比增长1.9%。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以旧换新效能。一是主管部门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加大对汽车、家电、家装、家居、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的支持力度,引导居民更新老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促进绿色消费。二是加强宣传力度,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持续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鼓励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打造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场景,直接刺激消费增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二)电商产业园赋能零售数字化在数字经济重构消费生态的当下,推动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更是重塑城市商业竞争力、激活内需潜能的战略突破口。一是市场层面需发挥鞋帽电商的示范效应。作为我市数字经济的先锋产业,鞋帽电商已形成完整生态链,可通过直播电商产业园、数字营销人才实训基地等载体,向其他零售领域辐射,形成“鞋帽电商+N”的数字化转型乘数效应。二是强化政策供给的精准性。相关部门针对转型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创新保险、绩效对赌等金融支持,同步搭建新零售平台,助力企业构建线上旗舰店、直播矩阵等立体化营销体系,突破物理空间的服务边界。

(三)融合温岭山海资源,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一是资源整合,以石塘半岛滨海绿道串联曙光园、三蒜岛等网红打卡点,联动长屿硐天石文化研学、大溪方山康养度假,推出渔家宴、石屋民宿、采石体验、非遗捣臼等特色文旅线路,形成全时全域全景旅游格局。二是业态创新,开发碗头山体育公园、后岭田园综合体等融合产品,结合稻田艺术节、中医养生工坊等特色产品,通过三产联动实现农业衍生品价值跃迁,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三是服务升级,建成数字化旅游服务中心,创新一码通游”服务体系,实现跨景区联动消费,提升游客满意度,激活市场消费潜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