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新城”展新姿 幸福生活齐乐享
湖漫河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街角的口袋公园,布局得宜、充满活力;新建完工的碗头山公园,满目青绿、可游可栖……走在温岭街头,处处可见“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图景,从风光旖旎的漫步绿道到绿意盎然的山体公园,再到独具匠心的生态停车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新城正在温岭拔节生长。
去年,温岭新城开发区聚焦宜居宜业品质新城建设,实施市政绿化改造项目9个、总面积共计8.3万平方米,建设绿道总长约3.8公里,利用闲置地块改造停车场5个,新增停车位1400多个,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亲近绿色、走进自然的空间,绿美生态已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广织“绿色脉络” “串”起山水人城
在温岭火车站出站口外,市民朋友不难发现,周边多了一条漫步道,沿路还设置了坐凳、绿化景石、异形花池、儿童爬房、休闲廊架等景观。这是温岭新城开发区于近期完成的铁路站场周边绿化改造工程,通过绿化改造提升,把原本闲散的空地打造成具有生态效用的绿色空间,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息散步的新去处。而在湖漫河北侧的依水添绿之作也毫不逊色。一路漫步走去,河岸郁郁葱葱,砖红色的绿道在中间尤为显眼。市民或悠闲骑行,或漫步其中,走走停停,尽情享受都市慢生活。
如今,身边的绿道不再只是承载休闲游憩、文化体育等多元化功能的“绿色之道”,也是美丽环境转化为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更是城市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之道”。
“在绿道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打开道路交叉口节点,将人自然地从市政空间引入活动空间,在重要的交通节点处,设置桥梁下穿栈道和河面栈道,确保步道安全便捷畅通,还同步提升步道两侧景观,增设雕塑、景观小品、健身设施、休憩设施等,增强休闲健身功能,进一步激活区域活力。”温岭新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绿色脉络”不断织密,绿美空间同步拓展。今年,温岭新城开发区进一步加快推进绿化提质工程,计划实施市政绿化项目7个,包含续建2个。其中,城东山南前安置房东侧沿河绿化工程计划于今年4月完工,邱家岸河(中心大道与中华路东北侧)沿河绿化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完工。
感受山水活力 拥抱“诗和远方”
“过去,这里是一片普通的山坡,看着‘脏乱差’,现在建了绿地、跑道和登山步道,早已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家住城西街道云樾观岭小区的潘先生对家门口的变化赞叹不已。潘先生所说的变化,正是已成为热门打卡点的碗头山公园。连日来,公园内的跑道吸引了不少温岭“跑友”们前来体验。
作为温岭首个“空中跑道”,从建设之初,这里便收到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期待。从空中俯瞰,这条跑道就像一条红蓝相间的“腰带”,在茂密的树林间盘旋而上,看着十分亮眼。穿行其间,山野美景,尽收眼底,耳边还传来阵阵鸟鸣,十分惬意。
“除了跑道,我们还设置了登山步道、半山空中景观栈道,将不同性质的健身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多样性、多功能的体育文化公园,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新需求新期待,激发人气,形成地标。”温岭新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完成后,还最大限度还原山体的原始面貌,同时结合原有景观资源进一步塑造高层次、高品质、高品位的绿化景观空间,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用运动场景串联生态底色,用绿色空间勾勒生活美学。近年来,由温岭新城开发区打造的九龙汇公园、合岙山公园、横湖路绿化公园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功能复合、惠民便民的城市公园精品项目,都生动展现着以“公园+”构建城市公园体验的新场景。随着传统的静观参观变为体验、参与、互动,市民也能尽情享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改造闲置地块 提升城市“温度”
走进市客运中心南侧地块,这个原本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摇身一变,成为精品生态停车场。场内干净整洁,设置了93个停车位,车位布局合理,车辆有序停放。另一侧,还种植了鸡爪槭、金桂、杜鹃球、红叶石楠球等绿植,持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小小停车位,关联大民生。去年,温岭新城开发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辖区内多个闲置、荒废、边角地块,“见缝插针”建设惠民停车场,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源,改善了城市面貌,也解决了周边群众最关心的“停车难”问题。
“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九龙大道南侧下保渭渚段临时停车场、大石一级公路以北金利路东侧便民停车场、金利路与牧潘路交叉口停车场、文化中心西侧临时停车场建设,新增1300多个停车位。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推动该项民生工作,助力城市功能更完善。”温岭新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边角地块的增绿提质、闲置地块的变“废”为“宝”,是温岭新城开发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一个个生动缩影。眼下,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温岭新城开发区仍在逐“绿”前行,“乘绿而上”,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绿化项目建设与管理,必将助力我市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更加美好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