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温岭市2025年中小学(幼)教师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2-13 16:28: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至:

温教办函〔2025〕10号

各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市直属学校,各民办学校:

为了引导、鼓励教师更好地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根据《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台州市2025年中小学(幼)教师论文评审的通知》(台教研院〔2025〕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开展温岭市2025年中小学(幼)教师论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类别设置

(一)综合类论文

1.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研创新,主要面向学校领导和教研员。

2.课程: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3.评价:包括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

4.小班化教学、生涯规划教育、跨学科教学。

5.职教综合:重点关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等。

6.精准教学: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7.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基于技术的“双减”政策落地与评价改革;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验探究;师生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研究;学校网络管理和安全工作;基于新课标的教育环境与装备建设和管理等。

8. 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包括创新实验室建设、应用与管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设计;书香校园建设;阅读指导实践与探究;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等。

(二)学科类论文

1.中学学科类论文

第一类

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

第二类

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第三类

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政治、历史、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

第四类

普通高中: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初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特殊教育

第五类

普通高中: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特殊教育

初中:书法

2.小学学科类论文

第一类

语文

第二类

数学

第三类

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

第四类

信息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特殊教育

第五类

书法

* 特殊教育论文指向个性化背景下的融合教育的实施、孤独症儿童干预与康复实践、特殊教育关键问题解决等方面。

3.学前教育类论文

二、学校类别设置(根据2024学年教职工人数)

(一)高中学校类别

第一类

温岭中学、市职技校

第二类

新河中学、市二中、之江高中;市职业中专

第三类

箬横中学、松门中学、泽国中学、大溪中学

第四类

除第一、二、三类以外的其他高中学校

(二)初中学校类别

第一类

市三中、市四中、温中实验学校

第二类

箬横镇中学、新河镇长屿中学、新河镇中学、大溪二中、温西中学、泽国二中、城南中学、市实验学校

第三类

松门镇中学、滨海镇中学、九龙学校栖溪校区、泽国三中、泽国四中、市八中

第四类

大溪三中、松门镇淋川中学、大溪四中、市三中九龙湖校区、市四中百丈校区、九龙学校开元校区

第五类

除第一、二、三、四类以外的其他初中学校或校区

(三)小学学校类别

第一类

泽国二小、太平小学、大溪小学、横湖小学、方城小学

第二类

新河小学、泽国小学、箬横小学、城西小学、城东小学、九龙小学、大溪镇潘郎小学、大溪镇方山小学、泽国三小、锦园小学

第三类

温峤小学、横峰小学、大溪二小、百丈小学、城北小学、三星小学、松门小学、箬横镇新区小学、松门二小、新河镇长屿小学

第四类

新河镇高桥小学、石塘小学、松门三小、滨海小学、城南小学、石桥头小学、泽国四小、温峤二小、市红军小学、泽国镇逢儒小学、箬横二小

第五类

箬横三小、滨海二小、新河镇塘下小学、城南二小、温峤三小、松门四小、城南三小、石塘镇箬山小学、滨海三小、温岭市联合艺术学校

第六类

除第一、二、三、四、五类以外的其他小学

(四)幼儿园类别

分公办园(按独立法人)与民办园(按镇街道)。

(五)市特殊教育学校

三、上送篇数设置

(一)高中各类别上送篇数

学校类别

论    文    类    别

学科类

综合类

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

课程

评价

精准

教学

跨学科教学

生涯规划教育

职教

综合

23

9

7

4

2

2

3

2

2

2

2

2

2

11

16

7

5

3

1

1

2

2

1

1

1

1

1

9

9

4

3

2

1

1

1

1

1

1

1

1

1

6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 一至三类学校每校至少上送1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职教综合不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

(二)初中各类别上送篇数

学校类别

论    文    类    别

学科类

综合类

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

课程

评价

小班化教学

精准教学

跨学科教学

5

3

2

2

2

3

2

2

2

2

2

2

4

2

1

1

2

3

2

2

2

2

2

2

3

1

1

1

1

2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 一类学校每校至少上送1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和1篇实验教学或图书馆管理论文,二类学校至少上送1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三)小学各类别上送篇数

学校类别

论    文    类    别

学科类

综合类

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

课程

评价

小班化教学

精准教学

跨学科教学

7

5

4

3

1

2

3

2

2

2

2

2

2

6

4

3

2

1

1

2

2

1

1

1

1

1

5

3

2

2

1

1

2

1

1

1

1

1

1

4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镇级小学上送的论文中各校区须占一定的比例。

(四)幼儿园各类别上送篇数

1.学科类论文:公办园每6班上送1篇,四舍五入;泽国镇、大溪镇的民办园上送5至6篇,其他镇(街道)的民办园上送1至2篇。

2.其他类别论文:12个班以下的公办园上送1篇,13-24个班的公办园上送2篇,25-36个班的公办园上送3篇,36个班级以上的公办园上送4篇;民办园每个镇(街道)上送1至2篇。

(五)市特殊教育学校上送篇数

市特殊教育学校共可上送33篇论文。其中17篇为“特殊教育”类论文分配上送篇数;16篇为“特殊教育”类之外的其他类别论文分配上送篇数。

(六)在不超上交总篇数的情况下,分配指标可由各学科(类别)论文负责人在校际之间进行调配。同一作者只能上送1篇参评(含不同类别)。

四、上送时间和要求

(一)上送时间:2025年3月10日,逾期不予评比。

(二)上送要求:以校(小学以镇级学校)为单位上送(或发送)。

1.纸质文本

每篇论文一式三份,其中1份署上校名和作者姓名,并加盖学校公章,其余2份不署校名和作者姓名。论文分学科送交相关负责人(详见附件2)。

2.电子文稿

(1)论文电子稿命名:论文为Word格式,文件名为“作者姓名-文章题目.doc”。如张三老师的论文标题为:课堂诊断的有效策略探讨,那么其word文档的文件名为:张三-课堂诊断的有效策略探讨.doc。各校必须认真核实作者的姓名和单位。

(2)学科参评篇目汇总表:汇总表为Excel格式,分学科填报,文件名为:学科名-学校名.xls(详见附件1)。

(3)上传:学校的学科论文电子稿和学科参评篇目汇总表文件,按学科上传到市教育发展研究院ftp。论文以单个文件形式按学科逐一上传,不要以文件夹或压缩文件形式上传。

3.参加评比的论文将默认作者本人承诺“所写教学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不再另行填写诚信承诺书)。若重复率超过30%(含单篇和累计相似比),将取消参赛者的评比资格并通报批评。

五、论文格式与撰写

(一)格式要求

1.统一用word文档,A4页面(页边距默认),每面38行,正反面印刷,页码居中。

2.标题用三号黑体,校名、作者姓名用小四号楷体居中放在标题下面,正文用五号宋体。

3.在材料左上角打印类别标记,如“高中语文论文”“综合类管理论文”等字样。

4.上交论文不管是电子稿、打印稿,还是汇总表,其中“作者单位”一律参照本文件“学校类别设置”中的校名简称,如泽国二小;校区请具体标明校区名称,如泽国二小凤城校区等。

(二)撰写要求

1.突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注重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积极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论文具有前瞻性、 科学性、实践性,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结合实际,主题突出,言之有据,语言简洁,表述规范。以课题报告、调研报告形式撰写的,不予评奖。字数以不超过6000字为宜。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使用副题名。

3.引用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句子等应做标注,文责自负。

4.论文须教师本人原创,作者署名不超过2人。

六、评比方式

(一)全市将相对集中在2025年3月11日至3月29日之间开展评比活动(具体办法另行通知),评委将从教学评比人才库中随机抽签产生。

(二)评比采用量化方式进行,各评委对每篇文章在70-95区间内独立评分。评比结果在网上公示后再统一发文。

七、其他事项

(一)各校要把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评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手段抓好落实,在学校层面积极开展教学论文评比,筛选优秀论文参加市级评比,以保证我市教学论文的整体质量。

(二)将对获奖论文使用反抄袭软件进行检查,同时欢迎广大教师对评比的公正、公平性进行监督。举报电话:86121631,86145070。

(三)本次论文评比不分农村组和城区组,参评教师含民办学校非在编教师。论文评比结束后将根据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分配的各学科指标按得分从高到低顺序推荐。


附件:1.  学校(园)2025年教学论文评比学科(类别)参评篇目汇总表

          2.温岭市各学科(类别)论文评审负责人及办公地点


温岭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5年2月12日


温教办函〔2025〕10号 温岭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温岭市2025年中小学(幼)教师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doc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