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深耕外转子风机 “专精特新”赛道 铭振这样“跑”

发布日期:2025-01-23 16:26: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字体:[ ]
分享至:

忙生产,忙接单,开年业绩全线飘红!不久前,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往欧洲发去了3个集装箱的外转子风机,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


深耕该领域近30年,铭振电子将对外转子风机的专注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细分领域里争夺全球话语权,以“小而精”之态突围,成为浙江省隐形冠军,还在去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十年磨一剑 产品填补国产空白


在铭振电子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智能EC外转子风机”。这是企业花了10年时间研发出来的拳头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该类型产品的国产空白。


“相比其他风机,这款风机实现了一体化设计、智能化操作,而且大大提高了能效,比传统风机高30%~40%。”企业综合管理中心总监曹彦告诉记者,凭着该产品,曾经只依赖国际市场的铭振电子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真正实现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近3年来,我们的国内销售额增长了50%,尤其是EC外转子风机,订单量翻倍,占企业销售额的50%以上。”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13年之前,铭振电子的管理层绝对想不到,他们着手研发的EC外转子风机会在多年后爆发出这么大的潜力。他们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要花那么多年的时间去等待。


“我们决定研发EC外转子风机时,是做了很多背景调查,花了很多心思的,我们一直希望用最前沿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铭振电子总工程师黄世舒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启动EC外转子风机研发时,德国企业也刚刚起步。“这意味着,在这项技术上,我们和德国是同一起跑线的。”


为了攻克EC外转子风机的核心技术,铭振电子组织研发力量,开展芯片研发。他们在山东青岛组建了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成立研究院,还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埋头研发,不断突破,直到技术真正落地。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随着新冠疫情以及国内5G基站的发展,EC外转子风机迎来了属于它的机会,在机房空调和医疗空调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订单,不仅参与了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还进入了精密空调通信、高端楼宇建筑、轨道交通建设等领域,为铭振电子打开了国内市场。


“EC外转子风机在市场上被认可,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黄世舒认为,不管经济如何萧条,市场永远都在,但是如果产品不够有竞争力,那么极有可能被更优秀的产品所淘汰。而铭振电子现在所坚持的“小而精”路线,就是为了在全球竞争里为自己增加更多底气。


核心部件自己造 坚定“小而精”路线


“‘小而精,专而美’是我们企业的发展理念。”曹彦说,铭振电子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因为做精做专产品,一直是企业坚持的方向。“1996年,我们公司成立,此后一直深耕外转子风机领域,根据气流方向、风机结构、电机形式等开发出了一系列产品,从通用型到定制化,从单风机到风机墙,不断研究升级外转子风机,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她告诉记者,别看外转子风机小,但是应用的领域却很广泛,从暖通工程到医疗行业、新能源、船舶海运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今铭振电子致力于将产品做细,将行业做透。“我们会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将产品进行定制化调整,比如根据工况环境,通过调整配件细节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去年,铭振电子根据数据中心的需求,推出了风机墙,并通过智能模块的应用,实时检测风机运行情况。“以前,风机之间是不联通的。风机墙的话,如果其中一个坏了,不仅设备会自动报警,其他风机也会自动反应,弥补它的缺口。”曹彦说,“此外,风机是一体化设计的,压缩了体积和重量,更加便于安装。”


精细化的产品,对企业的生产和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电机、流体、控制板等核心部件,铭振电子均选择自己生产。“2023年,我们建成了PCBA车间,用于印刷电路板组装,实现了从贴片、焊接、检测、清洗到包装的自动化生产。”曹彦说。


铭振电子还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风机检测中心,今年已经投入了使用。“检测中心贯穿企业产品全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提供原材料管理、环保监测、产品测试认证及验货等全面解决方案,其中风动实验室足足有3层楼高,极大地提高了风机检测的效率和水平。”曹彦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