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84G/2024-1060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26
- 发布单位:
- 市经信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2024021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琳、王琳云等委员:
你们在温岭市十五届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温岭水泵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第202402112号)和《关于强化泵与机电、高端装备千亿级产业的集群布局和战略支撑的建议》(并入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水泵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温岭市积极探索实施泵与电机产业全链增值服务改革,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数字化为导向,多链协同推进泵与电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推动泵与电机行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制我市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用地成本、质量品牌和人才短缺等瓶颈性问题,主要工作有:
生态优化方面: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温岭市泵与电机产业链培育方案(2023-2027年)》《温岭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温岭市工业“标准地”绩效验收工作方案》《温岭市人才新政3.0》《温岭市“曙光匠才”评价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为企业培育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推动泵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服务保障。全力推进泵业全产业链条建圈强链改革试点工作,梳理泵与电机产业服务“一类事”事项清单,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和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打造线上线下问题直达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一个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三是健全要素保障。统筹引导土地、项目、资金、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泵与电机产业链汇聚。依托温岭经济开发区主平台,协同推进大溪泵业智造和泽国芯片控制系统两大“千亩产业园”建设,建设一批企业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
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建强创新平台。依托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泵业小镇技术中心、泵业创业创新中心、国家水泵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平台,全力打通创新链,为泵企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引进省泵与电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纳联机电、金融服务中心等18家泵业服务机构,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浙大台州研究院、浙工大、中国计量大学等6家高校院所共建温岭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三是聚力技术攻坚。梳理泵与电机产业链技术攻关项目清单,实施产业共性技术、关键前沿技术、替代技术研发攻关。一方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省“尖兵领雁”、市级“揭榜挂帅”等形式,精准支持、实施一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立项已超10余项。另一方面在温升、噪音控制、设计、算法等共性方面进行攻关,在同步磁阻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智能控制与传感等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累计已实施近20项。
品质提升方面:一是实施品牌提能。组建质量品牌培育专班,建立质量品牌梯度培育库,开展靶向帮扶,提升企业制造能力和竞争力。目前全市泵与电机产业拥有政府质量奖企业14家,其中台州市级3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品字标”企业25家,获得中国专利奖2个。成功培育水泵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2个、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14个(其中省级1个)。积极引导泵与电机企业注册境外商标,共有7家企业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8件。二是实施质量提升。以台州市水泵产业链质量提升与质量数据共建项目为抓手,组建项目服务专家团,开展产业链质量调研、实施企业质量培训诊断与分析、召开质量讲坛等。目前已累计举办产业质量提升训练营6期,500人次参培受益,完成产业质量发展调研68家次。全力推进泵与电机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靠前打造4个泵与电机小微园区质量赋能小站,为企业提供委托检验、计量校准、产品分析、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等全链条服务,该平台获评首批省级示范点。三是实施标准提档。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泵与电机相关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151项。利欧浙泵成功创建国家节能标准化示范项目并于2023年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
1.聚焦核心技术,持续强链补链。一是深入探索多主体参与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温岭路径,围绕三大科创高地战略领域和我市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力量,向上争取实施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在温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力量,攻关一批行业共性难题,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在温岭转化落地。三是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积极向高技术含量、高加工要求、高产品附加值的工业泵方向延伸和拓展,以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
2.聚焦品质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产品质量阶梯攀登行动,开展泵与电机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产品质量以次充好、虚标性能参数等行为,营造公正、平等、开放的市场环境。二是实施产业标准化提升工程,积极推动泵企在产品、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开展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研究,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品字标”浙江制造等标准制修订。深化对标达标提升行动,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争当标准“领跑者”。三是强化品牌培育提升,打造一批“品字标”等品牌企业。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和纠纷多元化解,引导泵与电机企业树立维权意识。依托浙江省泵与电机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健全泵与电机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助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实施导航和成果推广。
3.聚焦人才引育,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一是立足泵与机电和高端装备等产业人才需求,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图谱的融合绘制,“靶向式”引才。通过“特殊支持”人才计划等载体培养本土人才,构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的人才队伍保障效应。二是强化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实落细台州市人才创业企业成长助飞专项行动,实施人才创业项目落地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数字化平台赋能。三是发挥在温高校科研院所学科优势,举办泵与电机产业培训班;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企业研发机构、实践基地等,推动产教融合;探索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提升高层次人才项目招引、孵化、加速、产业化全流程服务能力。
感谢你们对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综合运行科 联系人:郑舒欣
联系电话:86223573 邮 编:317500
温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