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84G/2024-1060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25
- 发布单位:
- 市经信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02110号建议答复的函
科协界: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工量刃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02110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工量刃具产业是温岭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市拥有工量刃具生产企业600多家(规模上企业38家),产值规模约50亿元。拥有商贸公司4000多个,从业人员超14万。产业形成了“温岭工具卖全国,全国工具温岭卖”的发展格局,培育了一批如力锋刀具、美戈利、甬岭数控等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企业。温岭市先后荣获“中国工具名城”“浙江省机床工具产业(温岭)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温岭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入选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温西工具”集体商标入选全国首批“千城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
(一)注重技术攻关。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聚焦先进涂层技术与新材料等领域,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或与高校院所组建联合体协同创新,攻关关键技术。2023年,美戈利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钢轨铣磨车用长寿铣刀”,通过客户的现场应用测试,实现进口刀具国产化,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鼓励甬岭、力锋等龙头企业对标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在刀具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全自动刀具、智能化制造等领域进行攻关突破。部分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中已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如甬岭数控U型钻和上优刀具精密复杂齿轮刀削刀具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力锋精密高性能WC硬质合金制备技术全国领先,主导产品金属切削工具国内市场占有率12%;锐安硬质的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精密结构成型工艺领先,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0%。
(二)注重品牌建设。打造温峤镇工量刃具产业主要集聚区,以“标准联盟”为抓手,以标准引领促技术转化,抢占行业话语权和主导权。累计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5项,列入工信部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25个,主导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12项,美克工具入选省级标准国际化试点。成立“浙江(温岭)工量刃具知识产权联盟”,依靠温岭工量刃具品牌指导服务站,积极实施企业“创名牌”战略,涌现出了“德力通”“恒大”“汉斯卡”“精工”等一批先进企业。完成全国首单工量刃具相关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并以此落地台州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放全国首笔制造业集体商标质押贷款,“温西工具”集体商标质押融资授信额度达10亿元。
(三)注重平台创建。成功创建省级高档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机床关键技术国产化高能级平台,主攻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优化、数控机床高性能关键零部件等2大方向。成功引进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开展以数控加工为核心技术的精密制造方向研究。依托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先后引进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上海大学机自学院温岭研究院、四川大学先进刀具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等5家单位,开展金属陶瓷刀具的研发制造等领域研究;建设工量刃具涂层研发中心,开展“碳基硬质涂层研发应用”项目研究;搭建刀具质检中心,成立台州捷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成功引进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开展以数控加工为核心技术的精密制造方向研究。全市累计建成“浙江省工量刃具检测与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多元化科创平台46家,辐射带动行业整体提升。
(四)注重人才引育。引进台州学院国家级人才弗拉基米尔教授团队7人,四川大学赵海波教授“高精度数控工具系统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台州市“500精英计划”B类人才项目,元素六精密工具、京瓷精密工具、工巢科技等一批成长性工量刃具中小企业获得政府人才项目资金补助。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台州第一技师学院成功摘筹,通过“工学交替”“导师进校”“入企研修”等方式重点培养技师、预备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级工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多元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联合企业开发了机械类等相关专业(工种)的高技能短期培训教材,全力助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持续发力技术攻坚。聚焦先进涂层技术与新材料、高端装备与工业大数据等领域,争取国家政策倾斜,鼓励美戈利、力锋等骨干企业“揭榜挂帅”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标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在刀具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全自动刀具、智能化制造等领域进行攻关突破,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加快国产化替代。对接中国机械研究总院集团、科德数控、中南大学,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提升热处理、基础零部件等加工能力。
(二)持续推进平台服务。重点推进工量刃具产业服务综合体建设,聚焦产业升级和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开展航空航天产业“十链百场万企”活动,引导温岭企业对接航海航空航天刀具供应体系;对接西南交通大学共建轨道交通专用刀具研究院,引导企业进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发挥数控机床产业大脑、“面向机床装备领域的华中数控曙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构建共性技术和自主可控的中高端零部件供应体系,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企业加大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
(三)持续开展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标准+”联动提升工程,支持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型,协助龙头企业申报并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引领全行业向品牌化、高端化迈进,实现整体竞争力的飞跃式提升。 做好“温西工具”集体商标的推广和使用工作,加强“温岭机床工具”区域品牌应用,充分发挥集体商标区域品牌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持续强化企业引育。建立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培育工量刃具产业链细分领域高精尖冠军企业和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能引领工量刃具产业向高精端方向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有影响力的“温岭制造”高端品牌。持续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将高端机床装备产业链作为温岭“十链”招引工作中的重要一链,以机床产业链图谱为依托,用好机床产业招商图册,重点围绕高端机床工具开展精准招商。
感谢你们对温岭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投资与装备科 联系人:潘茜茜
联系电话:86556155 邮 编:317500
温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