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 专题审议湖漫库区 生态治理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4-06-07 15:07: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民政府

字体:[ ]
分享至:

6月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湖漫库区生态治理情况的报告。市领导朱建军、马厉财、朱明连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湖漫水库水质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依法保护刻不容缓。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湖漫库区生态搬迁和环境治理,系统实施“生态搬迁、清淤增容、环境整治、土地复垦、引水工程、生态修复”六大工程,确保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库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目前,湖漫库区生态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腾空拆除、清淤增容、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水库水质有所好转。

“要依法编制好各项规划,明确水库的功能定位和生态治理的各项目标体系。”“要建立与水库定位相匹配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落实高效协调机制,加强执法工作。”“要加强对《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让依法保护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要积极引导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人员紧扣主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在湖漫库区生态治理方面投入巨大、力度超前、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会议指出,要凝聚共识,筑牢保护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规划先导,落实空间管控,明确定位、科学编制,多规融合、共促保护,强化刚性、分步实施;要坚持系统观念,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增强水库自我修复能力,严控搬迁后的污染风险,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要推进生态修复,提升承载能力,加快修复敏感地带,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尽快推进项目落地;要推动机制落实,强化治理保障,依法刚性落实库区管理制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研究,加强要素资源配置,强化民生福祉保障。

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指出,这次审议传递了民意,汇集了智慧,凝聚了共识,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湖漫库区生态治理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生态为先,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妥善处理好房屋拆除、污染防控、土地流转等各项工作;要民生为本,始终关心库区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加快安置区块建设的同时,健全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和帮扶体系,实现强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务求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要久久为功,以湖漫库区生态治理为示范,统筹抓好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治理水平上持续发力,厚植美丽温岭底色。

市长马厉财表示,市政府及组成部门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群众一起算好改善生活的“民生账”、治理搬迁的“经济账”、生态保护的“环境账”、共同富裕的“长远账”,全力谱写湖漫库区生态治理的“后半篇文章”。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统筹把握一体规划、抓牢工作重点、调配要素资源;要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改变思维模式、管理机制、运维体系;要抓实抓细、精益求精,细化工作环节、列明责任清单、完善政策;要快干实干、强化落实,项目要快建设,政策要快落地,问题要快协调;要稳扎稳打、行稳致远,库区水质要稳步提高,社会大局要稳定有序,群众收入要稳中有升。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明连表示,湖漫库区生态治理承载着温岭百万人民的时代之托。历届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湖漫水库建设和饮用水安全问题,连续18年以护水为主题跟踪监督,有力助推水源地保护工作。要履行好监督职责,接力传承,持续跟踪,合力答好湖漫之问;要在规划编制、“两山”转化通道、共富共享上破题破局,努力走出湖漫之路;要同题共答,把高效管理机制落得更实,把生态修复治理做得更准,把节水护水氛围造得更浓,全力推动湖漫之变。

会议还通过了代表辞职等事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