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32346714XT/2024-1056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27
- 发布单位:
- 市市场监管局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J0308号建议的答复
陈指福、刘晓沅、陈宗平、季晓燕、王小琴等5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工量刃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4J0308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的主要观点和意见
我们认真研究了你们的建议,建议中指出当前我市工量刃具产业在产业规模、品牌效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围绕“突破行政界限,统筹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做强本土企业;加大扶持政策,强化质量管理;实施规范标准,提升竞争优势;完善配套服务,育优人才队伍;明确发展路径,打造品牌名片”等六方面提出了建议。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你们对加快我市工量刃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研究深入、见解独到,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该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你们在建议中对加快我市工量刃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你们所提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进一步深化落实。
(一)关于突破行政界限,统筹产业发展。一是加快集聚发展。按照“产贸融合、平台服务、生态创新”的规划理念开展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供、销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截至目前,我市已形成温峤特色工量具产业园区青屿集聚区、温峤上街工量刃具特色园两大产业集聚区;已投资3亿元建设国际级浙江工量刃具科创园,引国际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温岭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1家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的市场。二是建强服务平台。建成5000平方米省级温岭市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构建起“研发+”“互联网+”“智造+”“品牌+”“孵化+”“服务+”六位一体的产业创新平台。目前,综合体已入驻温峤镇工量刃具科创园区,汇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资源要素和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与保护等多项助企服务内容。三是建强产业链条。聚焦产业创新及品牌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位居细分行业前列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目前,我市已拥有从事工量刃具生产企业2000余家,商贸公司4000余家,覆盖气动工具、电动工具、五金工具、量具以及刃具的所有门类。
(二)关于优化资源配置,做强本土企业。一是强化企业引育。建立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培育工量刃具产业链细分领域高精尖冠军企业和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能引领工量刃具产业向高精端方向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有影响力的“温岭制造”高端品牌。锐安硬质合金工具已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力锋精密工具、上优刀具、甬岭数控刀具已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主导信息发布。发布温岭·中国工量刃具指数,掌握全国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上线中国工量刃具网,集信息咨询、价格指数、景气指数于一体,以数据流牵动整合人流、物流、资金流、要素流,优化资源配置,畅通经济循环。三是发展众创空间。在温峤镇落户浙江省工联工量刃具众创空间,引进工量刃具及配套生产企业,与四川大学制造学院先进刀具研究所、浙江省工量刃具检测与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深度对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产业孵化加速提供发展空间。
(三)关于加大扶持政策,强化质量管理。一是引导科技创新。集合工量刃具众创空间、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量刃具商学院、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上海大学机自学院温岭研究院等资源入驻温峤工量刃具科创园,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创新、营销创新、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作用。交易中心联合工量刃具龙头企业共同主导、参与制定《三面刃铣刀》等国家标准5项,主导制定联盟《成套螺纹工具》等标准3项。二是加大扶持政策。出台《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加快质量提升得若干意见》《温岭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加强品牌强市建设,持续推进“品字标”品牌创建工作。明确对通过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验收的组织、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认定的企业,给予从1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补助,有效提升全市品牌保护的积极性,培育“明星企业”,加强品牌效应。三是优化要素供给。在公平、公正、不排除多个市场主体竞争的前提下,以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如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向优质工量刃具企业倾斜。如今年年初已向力锋精密工具供地102亩,实施年产600万件高端丝锥、3600万件整体合金刀具、300万件木工刀具、500万件U钻项目。
(四)关于实施规范标准,提升竞争优势。一是突出标准引领。成立台州首个机床工具“标准联盟”,加强行业标准研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共有“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13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18项,8家企业加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温岭机床装备行业协入选台州首批国家级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发布团体标准96项,其中27项列入工信部团体应用示范项目。二是规范行业秩序。指导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建成台州市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场内800余家入场商户签订《经营户知识产权承诺书》,强化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主体责任。组建浙江(温岭)工量刃具产业协会及知识产权联盟,注册“温西工具”制造业集体商标,为温岭工量刃具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辟出一条协作化、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三是用好“集体商标”。以“温西工具”集体商标入选国家“千城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为契机,做强“温西工具”集体商标品牌。发布《丝锥团体标准T/WLGLRJ 002—2024》《可转位套式面铣刀团体标准T/WLGLRJ 003—2024》《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范T/WLGLRJ 001—2024》,严格按照使用规则落实集体商标管理,将标准运用于授权企业生产、质量内控、检测等过程。力锋精密工具、巨海工具、鸿泰工量具等8家企业成为首批“温西工具”集体商标授权使用企业。
(五)关于完善配套服务,育优人才队伍。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通过专场路演、评审活动等方式,深入实施台州市“500精英”人才计划,深化“机构引才、以赛引才、资本引才、以才引才”等引才模式,加大市场化引才力度;打造人才项目招引一链式服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依托温岭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企提供员工招聘、定向猎聘等服务;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度,我市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16家。二是推进政策兑现扶持。加大人才创业项目前期扶持,加快创业项目快速启动资金兑现,开展二次追加扶持,重视用政策撬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做到人才政策应兑尽兑、快速兑现,提高政策兑现的精准度、灵敏度和吸引力。分类开展对创新创业人才及项目的绩效考核,增强政策兑现的规范性和可预期性,促使人才经费使用更加有效。三是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多渠道宣传推介人才新政3.0,贯彻实施《人才创业项目落地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办法》,向人才创业项目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优质的服务,构建覆盖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基金资助、产品推荐等全方位的扶持体系,为上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截至目前,人才创业企业累计入库规上19家。
(六)关于明确发展路径,打造品牌名片。一是巧用专利导航,绘制发展图谱。以我市“十四五”工量刃具产业规划为背景,依托温岭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开展“高端机床工刃具产业专利导航”“钻头研磨机”等省市县导航4项,梳理细分产业链包含的技术要点、问题聚焦和平台保障,为我市做强做大工量刃具产业提供精准决策分析。二是抢占行业话语权,占领细分市场。布局推动一批工量刃具产业链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制定,探索工量刃具材料、关键部件极限参数,迅速占领高端细分市场。如浙江美克工具有限公司获省级标准国际化试点,温岭市大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数控动柱立式车床》填补了国内外立式车床在1米以下的空白;《微调精镗刀》1项工具标准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三是挖掘文化底蕴,丰富品牌自信。讲好“温西工具人”艰苦创业故事、创新开拓故事、致富思源故事,以故事沉淀品牌精神,通过讲述独具特色的品牌故事来展示品牌蕴含的文化精神,从而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让更多企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参与“浙江制造”品牌认证,通过品牌文化的外向传播、顾客满意和反馈等建立我市工量刃具产业企业和消费终端市场的正向呼应,打响温岭“中国工具名城”城市金名片。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我市在工量刃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盘活区域品牌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用活区域公共品牌,以“温西工具”集体商标资本化运用为手段,为工量刃具行业协会量身定制纯信用线上融资产品“工具速贷”,形成“集体商标”质押融资反哺产业提升的良性发展模式。2021年9月,投放全省首笔制造业集体商标质押贷款,“温西工具”集体商标质押融资授信额度达10亿元,惠及温岭市工量刃具行业协会会员企业200余家。2023年,力锋精密工具、信达特钢等单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4亿元。
(二)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温岭市工量刃具行业协会组织骨干成员企业,吸收温岭市和省内的“产、学、研、金、介”有关单位,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温岭市工量刃具知识产权联盟,2022年备案成省级知识产权产业联盟,现有成员63家,设专利池4个,池内专利数量200个,达成专利许可备案135件。2023年联盟内企业新授权专利62个、商标12个,完成各级产业、企业专利导航3项,建成机床工具相关专利数据库2个,新增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6家。
(三)抢搭平台经济快车,增强产业吸金能力。重点培育“刀具联盟”电商销售平台,推动交易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和电商服务资源整合,做强工量刃具专业领域网络平台,力促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融共进。2021年7月,“刀具联盟”成功入选2021-2022年度省级重点培育电商平台企业名单。目前,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内的“刀具联盟”电商销售平台链接300余家供应商,囊括95%的工量刃具品牌,日均销售额超50万元。
(四)借力会展经济优势,激活内外循环红利。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紧密合作,举办国家级“温岭·中国工量刃具展览会”,依托交易中心境外上市平台优势,增强国际广告效应,同步推出“工具名城”云展直播,推动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展会19届,共有4176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达6009个,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采购商16.7万人,俄罗斯、乌克兰、伊拉克、埃及等20多个国家500多名名外商到场洽谈采购,现场成交额18亿元,达成意向合同30.5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质量强市”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全球战略眼光打造枢纽市场体系。工量刃具市场在发展中全方位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强化商品市场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积极培育优质上市资源,吸引科技、高端企业入驻,打通工量刃具的生产端和销售端,推动商品市场对接资本市场,打造国内国际工量刃具枢纽市场体系。二是以核心创新要素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刀具联盟”电商平台和专业交易市场的建立,将原本长期从事刀具生产、批发、销售的“散户”借助市场平台进行有效联结,推动上下游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提高工具产业集聚度、拉长产业链条,加速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以重点领域保护护航企业扬帆出海,加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全链条保护,加强专业市场、电商、展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护,积极争取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温岭分中心,为我市涉外工量刃具产业企业提供专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引、风险预判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树立起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的信心,建立国际品牌口碑。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科室:知识产权管理科 联系人:张莉
联系电话:0576-86144366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