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市场监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J060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7 20:04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章美琴、钟李斌、林建卫、陈喜平、王伟荣、丁云花、王雪萍、陈朝辉、陈建国、林仙河、应莲珍、郑慧萍、叶雪素、赵辉、林于安、王夏彬等16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性的建议》(第2024J0601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问题特别是交通事故、消防事件屡有发生,引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024年3月12日,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浙江省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印发《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4年5月25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聚焦质量安全、非法改装、集中使用行业、充停场所、消防安全等方面问题风险,加强治理提升本质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亦制定《温岭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温安委〔2024〕3号),确定由市安委办、市消安委办牵头,成立全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及以市场监管、公安、住建、交通运输、消防救援等5个部门牵头,其他11个相关责任部门配合的5个整治组,分别为质量安全组、非法改装组、集中使用行业组、充停场所组、消防管理组。3月份以来,市整治专班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坚持以查促改、以改促管,全面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二、市场监管部门举措

按照上述文件方案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经信局配合,负责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全市已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522户次,纠治风险隐患56处,立案查处电动自行车质量违法违规案件58起,查扣不合格车辆626余辆。主要工作及成效包括:

(一)聚焦重点,全面摸排。对全市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的生产销售单位及从事电动自行车维修活动的经营者进行全覆盖排查检查,逐一核验车辆合格证和3C证书,全面摸清主体数、品种数,确保无死角零遗漏。绘制“检查清单”,建立风险隐患台账,督导企业即查即改,对隐患问题紧盯不放,真查严管,清零销号。目前,全市已经排查出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5家,销售单位299家,维修点 296家。开展即时配送企业排查,共排查配送企业20家,组织约谈美团、饿了吗平台企业2期。

(二)源头治理,压实责任。强化生产源头质量安全治理,开展生产领域强制性认证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认证要求和标准生产,加强电动自行车整车及电气安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等关键核心部件质量管控。全市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全面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队伍,各销售门店在门店醒目位置张贴公示“两员”任命书,明确工作职责。全市生产销售单位开展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排查,制定和推广《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样本),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我市并督促生产企业和品牌地区代理商牵头引导下游销售单位统一风险排查点位,统一《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有效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落实落细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三)综合监管,联动增效。综合运用执法检查、监督抽查、行政约谈、执法抽检等监管手段,全力打击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强化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加长鞍座、篡改电池盒、更改外形结构等质量违法行为,已开展执法抽检42批次,立案59件,查扣不合格车辆626辆,其中泽国市场监管分局、牧屿派出所联合查获李某经销不合格车辆案,查扣车辆255辆,经抽检全部判定为不合格,案值超50万元,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大溪市场监管分局在潘郎查处李某经销不合格车辆案,查扣车辆96辆,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提扩监督抽查频次及覆盖面,已抽查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18批次,其中不合格8批次;规范不合格后处理工作,对连续两年不合格企业,依规实施重点监管和特别监管,确保100%闭环处置。强化与经信、公安等部门的联动监督检查和行刑衔接,提升信息沟通共享、执法协同合作能力,形成“细查、严管、重罚”高压态势。

(四)管宣结合,共治提升。组织约谈生产企业(雅迪、绿驹、钱江、壹酷、绿骐)、品牌地区代理(台铃)等单位,召开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集中约谈会暨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宣贯会,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培训考核,敦促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载体,多渠道、多角度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印制电动自行车消费提示500份,在商场超市、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点醒目位置广泛张贴;发布微信号1期,组织集中夜查行动,向居民用户广泛宣传电动自行车消费安全常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使用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三、公安部门举措

市公安交管部门深入推进电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开展非标电动车整治行动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严查无牌上路、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截至目前,淘汰非标电动车1.14万余辆,新增上牌6.25万余辆。主要工作及成效包括:

(一)强化路面管控。统筹调配警力,开展“逢五逢十”集中整治行动,结合重点时段(早、晚高峰)和复杂路口、路段分城区和农村加强查处力度,提高影响力和震慑力。截至目前,共查处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5.23万余例,查扣3400余辆。

(二)查处违法改装。对全市132家电动自行车登记点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查走访,对查验、上牌环节存在违法、违规的6家取消上牌资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销售(维修)门店非法改装整治行动,共查处非法改装门店10家,曝光非法改装、拼装、加装违法案件4起。

(三)创新智管平台。利用科技抓拍手段,严管路面交通违法,实行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赋码管理机制,推行镇街网格员共治管理,单次违法自行学习,多次违法落实属地网格员监督,反复违法推送公安交警部门。截至目前,共赋红码35801人次、黄码35801人次。

(四)深化宣传教育。辖区交警中队会同镇街干部、村干部、网格员上门走访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20.7万人次,开展老年人精准宣教。发送短信60余万条,提醒市民尽快淘汰非标电动车,对接全市657个社村广播站,每日开展广播提醒,告知村民主动前往淘汰,全方位营造宣传攻势。

 四、其他情况

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同时《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24年4月25日发布,并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新国标的标准宣贯辅导和执法监管检查,推动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加强安全技术升级改造,按照《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等要求进行合规建设。

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各级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要求,继续在温岭市安委办、消安委办牵头组织下,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要求,扎实做好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安全监管 ,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促进电动自行车本质安全。

 

感谢你们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  联系人:吕维勇

联系电话:0576-86158619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