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J07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7 11:36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J0710号建议的答复


潘剑盟、陈宗夫、潘春波、叶玲兵、赵波、应秋红、何丽平、许素菊、王国富、陈丹金、叶海飞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院服务体系 建设健康温岭的建议》(第2024J0710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一直十分重视基层卫生院发展,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推进基层机构标准创建。我市16家建制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6家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包括大溪镇中心卫生院。

二是强化基层特色科室发展。结合医共体成员单位现有专科特色和当地疾病谱特点,实行差异化建设,确定分院专科发展定位,努力打造“一院一品”或“一院多品”,成功创建17个台州市特色科室。其中大溪镇中心卫生院创成内科、外科、中医科等特色科室。

三是加强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2022年起,我市启动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通过温岭市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项目,嵌入HIS系统,实现“智慧化”诊疗服务,目前已实现16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2023年大溪镇中心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以省级要求进行标化建设,通过台州市验收并投入运行。

(二)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配强卫生院班子队伍,按照专业化、年轻化原则,大力度调整优化卫生院领导班子,其中3家中心卫生院院长兼任医共体牵头医院党委委员,班子平均年龄从48岁降至43岁。

二是开展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通过脱产方式分三年选派150名基层医生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修儿科、老年医学、康复等薄弱学科,明确进修期间全额发放基础工资,且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低于所在科室的平均水平。截至5月底累计已有56名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

三是坚持人才“内招外引”政策。灵活运用人才招聘政策,将临床、影像等紧缺岗位招考比例放开至1:1,2023年新招聘入编44人,其中临床医学13人、中医2人、针灸推拿2人、医学检验技术4人、医学影像2人。2024年首次启动卫生院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中医等专业定向培养13人,其中县聘乡用5人,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全力开展业务用房提升工作。逐年分批次推进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城南、滨海、石桥头镇卫生院迁建纳入规划。同时2024年预算安排208万元用于卫生院房屋维修保障,对温峤青屿、滨海新街等分院开展老旧房屋改造维修工作,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

二是加强医疗设备保障工作。城北、大溪、箬横、温峤镇4家中心卫生院均已配置CT,今年横峰、泽国、松门、石塘4家卫生院CT购置项目已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此外2024年预算安排292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更新添置彩超等设备仪器。

三是大力推动政府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21-2023年通过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改造提升和原民办卫生室转公等多种方式建成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55家,所有新建政府办村卫生室均按照省级标准建设,近三年累计保障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1246万元。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实项目办管理制度和“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制度,依托全市九大医防中心,针对薄弱环节,常态化开展内部自查和整改,重点加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管理对象的实际管理成效现场核查,提高项目管理质量。2023年,全市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为12.99万人,基层规范管理率达79.05%,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为4.89万人,基层规范管理率达76.11%。

二是优化签约服务品质。优化签约服务流程,畅通签约服务机制,改造签约服务平台,开展精细化签约服务工作,对不同人群实行分类管理。2023年,共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7.5万人,签约率达40.33%,其中重点人群签约48.3万人,签约率达90.85%。大溪镇中心卫生院今年将建立“一簿一册”工作制度,通过村镇联动,抓实固定下乡日,提高签约知晓率,同时联合医共体,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宣传和随访、义诊等丰富签约服务内容,从而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提升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水平。升级改造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采购移动DR等设备,保障体检项目完整性,严格落实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进度、质量和规范性。2023年,全市共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34.7万人,达到任务目标数的131.00%,其中完成参保老年人体检13.4万人。

(五)深化医共体建设

一是专家下沉,建立健全医共体帮扶机制。印发《温岭市医共体临床科室垂直管理和排班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医共体临床科室垂直化管理,建立适应医共体发展模式的临床科室管理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医疗质量提升,确保医疗安全。2023年下沉各级专家5993人次,坐诊5492.5天,接诊患者51753人次,基层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市级医院专家的高水平诊疗服务。

二是专家入驻,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全市共有134名医共体牵头医院专家融入签约团队,保证每个签约团队均有1-2名专家,签约团队及医共体专家定期下村服务,为慢病签约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体检结果解读、生活方式干预、健康宣教等服务。

三是资源共享,提高基层诊断能力。相继建成市云影像、心电诊断中心、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通同质共享,补齐卫生院放射、心电、检验人员短缺和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等短板。2023年云影像诊断17.05万例、云心电诊断2.49万例、检验标本11万例。

二、下一步计划

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和社区医院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优化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制度。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年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及地方特色的特色科室。依托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从老年护理、残疾人康复、安宁疗护入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符合区域居民需求的住院服务,提升基层住院诊疗服务能力。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 联系人:金叶

联系电话:0576-86222200邮  编:317500



温岭市卫生健康局

二○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