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0107/2024-1056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教函〔2024〕43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20
- 发布单位:
- 市教育局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J1602号建议的答复
温教函〔2024〕43号 A
李巧、刘君波、陈钢锋、曾桂芳、童喜标、叶照平、戴曦敏、郏林辉、叶玲玲、邵贤君等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建议》(第2024J160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一直以来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件实事。为支持我市农村等偏远地区教育发展,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优化教师资源结构,聚焦专任教师配置。一是增加农村优质教师流入。2023年春季我市招聘教师137人,提前批招聘教师51人,基本分配在农村学校;2024年4月公开招聘教师54人,有39人岗位设置在农村学校;委托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每年培养20人左右的定向师范生,并帮助他们做好农村教师生涯规划。同时根据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分配城乡统一标准(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逐步平衡各校编制教师分配。二是完善各科专任教师配置。目前,许多农村学校面临着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缺乏、兼任教师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为摆脱农村学校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不足的困境,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招聘力度,并在岗位设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2021至2023年,公开招聘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共39人,其中音乐教师11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7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3人,有28人分配至农村学校。
二、留住乡村教师人才,厚植乡村教育情怀。一是提升农村教师待遇。近年来农村教师经济待遇不断提高,现已与城区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同时滨海、石塘、坞根、东部地区及其他各镇小学的校区和幼儿园的分园还享受满三年不满十年300元/月、满十年400元/月的农村特岗津贴。目前,教师整体收入已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为加快温岭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温岭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22年10月印发《温岭市教育提质行动八条措施》,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校(园)长岗位奖励、优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奖励,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成立多层级教育基金会奖教助学。二是各项评选和比赛向边远农村倾斜。在每年的教职工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中,我市政策向农村、海岛等地区学校倾斜。如在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中,我们特别提出,石塘镇、滨海镇和坞根镇的公办学校在按标准核定名额的基础上,可增加推荐1个名额;再如2023年下半年开展的教坛中坚评选中,首次设立定向评选,面向坞根、石塘、滨海三个乡镇,单独设立5个定向指标,以此激励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评优评先积极性。红军小学的杨娇娥评上温岭市教坛新秀。
三、加强教师交流培养,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一是推进区域间教师的流动。继续启动2024年度“教师下乡支教”工作,支持街道学校教师全职支教到乡镇学校。对于从城区街道支教到乡村的教师不做条件限制,也不占用乡村学校职称评定名额。二是积极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022年,26家名师工作室分别在26所乡村学校设立基地,实现了坞根、石塘、滨海等偏远乡镇学校(园)全覆盖。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秀萍将乡村基地学校建在红军小学,台州市名师初中数学教研员蒋锦波和九龙学校副校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黄小灵将乡村基地学校建在坞根中学。2023年9月柔性引进名校长工作室,吸收坞根中学林正伟校长、红军小学陈仙平为正式学员。名师名校长主要开展送教帮扶活动,每学期到基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帮助基地学校培养教师骨干力量、建设学科组、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带动基地学校校本研训工作。乡村基地学校也将名师工作室在基地的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师研训和专业成长工程中,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助推教育共富。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人事科 联系人:潘林峰
联系电话:0576-89935639 邮 编:317500
温岭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