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20240230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6-25 14:48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滕毓、周化岳、赵玲刚等委员: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好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全力赋能数控机床产业核心区建设的建议(合并)》(第202402301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一)建设进展

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创中心”)于2023年1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建设,是浙江省承接国家战略、致力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动谋划布局的“双十平台”(十大实验室、十大创新中心)之一。省创中心建设以台州市人民政府、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为责任主体,以温岭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为依托单位,于7月1日由卢山副省长和周济院士揭牌正式运营。市里高度重视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成立了马厉财市长为组长的省创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半年入驻、两年成型、五年高水平完成创建为目标,快速启动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台州市级重点实验室等荣誉。

一是治理体系初步成型。已完成运营主体浙江先端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国企、科研机构、技术团队以及11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2亿元(已到位1.55亿元)。结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治理架构,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为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傅建中为主任(经理)的4人经理层,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为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为主任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初步构建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融合、产学研用深度协同的治理体系。

二是核心功能完成框架搭建。按照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可控、国产替代以及产业共性需求,组建数控系统、数字化设计、精密机床、智能产线、精密刀具、基础功能部件等6个事业部,科研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资产运营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行政部门,集聚以国家级人才领衔的专兼职科研人员84人。初步建立国产五轴数控系统在高性能数控磨床中的应用、复杂转子曲面磨削机床研发及应用、精密数控车床对标验证平台、复杂医疗器械五轴精密制造平台、水泵转子轴柔性化智能生产线及数字孪生系统等5个验证平台。

三是技术攻关项目有序启动。结合建设方案及产业需求,启动科研项目14项,其中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司软课题“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民营企业专题调研”,参与工信部2023年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高精度数控机床导轨磨床项目”,牵头省“尖兵领雁+X”项目6项、参与6项,该项工作也得到台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与11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二)下一步计划

省创中心建设底子薄、基础差、时间短,对产业的支撑、赋能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与社会的期望尚有差距。下一步,我市将本着机床产业是温岭产业发展的核心枢纽、省创中心是温岭机床产业发展的核心枢纽这一定位,举全市之力做好省创中心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保障,着力打造立足温岭、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产业技术策源平台、成果转化样板平台、创新服务标杆平台、科教人一体化示范平台,成为“两城两湖”建设的核心科创平台,为温岭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深化组织领导,加强资源统筹。一是研究出台《关于支持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国内一流高能级科创平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明确保障机制和督查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省创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二是发挥省创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及时破解制约省创中心建设和作用发挥的事项。三是深化省创中心共建高校合作,理顺校地、校企关系,争取浙大等高校对省创中心最大支持。

2.细化顶层设计,加快落地见效。一是围绕省创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全链融合加快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坚持对标一流汇聚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坚持赋能产业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协同创新构建广泛开放创新机制,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二是全力推进技术研发平台、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孵化平台、产业化平台建设落地,全链布局技术攻关能力,全周期布局成果转化体系。三是加快生态构建,作为促进机构全力争创浙东工业母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牵头组建浙江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联盟、创建省级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协办“工业母机论坛”。

3.做好产业引育,壮大集群规模。一是加快机床装备产业招引,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精准对接,推进在谈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二是出台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精准支持产业发展壮大、招大引强、产业协同、创新提升、生态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产业链基金组建。发挥50亿元规模的浙江省精密制造装备基金作用,加快组建10亿元规模的温岭市机床装备产业基金,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产业项目的招引落地。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产学研合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陈棋

联系电话:86221441               邮  编:317500


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24日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提案编号:202402301

●提案标题:关于建好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全力赋能数控机床产业核心区建设的建议(合并)

●提案类型:A类

●采纳建议:4条,解决问题:4条。具体条目如下:

1-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加大资金支持,政府配套资金要及时到位,并引导社会资本对创新中心进行投资。

1-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台州已明确配套支持,首笔1500万元已到位,温岭已明确全力支持,具体出资根据省创中心资金需求。同时从股东已筹集1.55亿元,另外投资基金、银行信贷等渠道已明确了资金筹集通道。

2-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整合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和机床企业资源,增强创新中心科研实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攻关。

2-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浙大、华科大、西交团队业已承担相关事业部及技术攻关任务,深度参与省创中心建设,同时制定了《联合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并与11家企业组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组建联合体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3-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探索人才引育机制创新。

3-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目前已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并集聚以国家级人才领衔的科研人才80余人,起草了“先投后股”“先投先股”等创新制度出台,完善激励分配制度,以事业集聚创业创新团队。下一步以教科人一体融合发展,加快人才引育。

4-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打造公共赋能平台,推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普惠的基础上,探索“机床+机器人”、“机床+激光”、“机床+数字化”等跨产业交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4-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布局建设科技研发中心、精密制造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孵化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平台,强化产业赋能作用。同时以“机床+机器人”“机床+激光”“机床+数字化”进行横向拓展,立足精密制造,拓展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低空经济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