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发布日期:2024-06-24 10:57 信息来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压加力,锐意进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把握重点,谋篇布局,持续迸发执法改革活力

一是强化执法能力,破题基层痛点。延伸最小单位,创新“综合执法+村社网格管理”模式,统筹行政执法、公安、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融入基层网格,建立“1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机制,通过巡察走访、群众反应等渠道,实时掌握网格动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实现各类民情反映“格中办”。全市以乡镇为主体的办案量达8341件,居台州前列。

二是强化联动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科式“综合查一次”,梳理整合执法事项,累计编制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清单89项、镇街特色领域清单8个。优化提升监管质效,全市跨部门双随机企业抽查12819次、跨部门专项检查330户次,合计减少企业干扰7961户次,按期完成率100%。深入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全市23个部门共推出“两不罚”事项454项,覆盖26个领域,共实施不予处罚131443件,免于处罚896.457万元,企业监管执法满意率达95%。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凸显执法智治。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协同指挥机制,率先完成“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与“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贯通,指导镇(街道)实现“执法行为全上平台”。会同各部门完成线上协查协办127件、案件移交45件、抄告抄送83件、联合会商31次,执法协同响应率和限时完成率100%,各项数据均居台州前列。

(二)精耕细作,聚力攻坚,持续焕发城市容颜新貌

一是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依托“街路长制”、“门前三包”积极发动路段包干部门、街道社区、沿街商户等志愿者,不断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基础。共运用数智文明平台发现整改各类问题5.7万余个,整改率100%,整改数量和月活跃度均居全市第一。

二是积极推进赛马比拼工作。召开“赛马比拼”美丽城区工作推进会,制定美丽城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督促街道、部门着力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管理、物业管理和市政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整治行动,一季度城西街道排名台州第一摘得红榜。

三是全面推进环卫精细保洁。全面推动环卫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城东、城西区域环卫保洁事务及相关资产向市城发集团的整体划转移交。按照文明城市创建细则,落实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卫生死角大清除、道路扬尘防治等工作,清理卫生死角800余吨、大件垃圾968车次。

(三)创新深化,寻求突破,持续激发重点工作成效

一是污水直排盲点全面摸排以打赢“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战为目标,启动“专项+日常”全维度检查,形成“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闭环管理格局。推动专项督查科学化,落实全覆盖排查、高标准整改,开展现场批后检查2000余家,建立“一档一户”台账1980份,率先完成台州市年度考核现场检查任务数,发放排水许可证1056份。

二是建筑渣土处置数字运行强化智慧监管,率先推广运用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全面实行“电子联单”化管理,完成注册清运企业38家、施工单位97家、处置企业2家,绑定在建项目125个、运输车辆643辆、驾驶员信息606人次,创建“电子联单”84800余条,查处各类建筑垃圾相关案件118起,罚处金额284余万元。

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研发“数智办案”应用,优化执法办案积分制及法治考核评分细则,迭代升级案件质量评查模式,开展经办中队交叉评查,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和案件办理质量。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612件,其中一般程序1681件,罚没收缴入库2466万余元,一般程序案件数量、处罚事项及处罚领域覆盖情况均居台州第一。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法治建设,在执法效果提升上下功夫。继续贯彻落实法治建设提升年行动,切实提升执法队伍的法律综合素养、执法办案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充实数智办案应用资料库,全面运行数智办案应用。落实省“一号改革工程”,贯彻落实“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增值化执法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合规建设的指导和帮助,根据企业可能出现的高频违法行为,编撰《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指引》;开展“送法进企,普法惠企”等宣传活动,凝聚综合执法共识,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合规经营意识,持续释放执法善意,优化营商环境,激活社会活力,共享社会治理成果。

(二)聚焦民生实事,在分类工作提升上下功夫。加强精细管理能力,健全分类体系建设。完成存量无物业小区攻坚清零,加强源头管控和执法保障,全面实施“两定四分”。加快推动“两网融合”,建设集生活垃圾中转、有害垃圾存储、再生资源回收于一体的新型中转站。积极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和建筑装潢垃圾(渣土)三级网络,加快有害垃圾收运、存储及终端处理体系建设。开展全生命周期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运营维护工作,实现投放运处“一张图”监管。

(三)聚焦文明创建,在城市管理提升上下功夫。健全固化联合执法、街路长制等一批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工作机制,确保落实长效。通过“和合街区”、省级街容示范街创建等打造一批示范引领项目,2024年计划新创建4个示范“和合街区”,努力实现太平、城西两个街道“和合街区”全域覆盖。运用“互联网+”综合执法平台,持续做好文明城市数智平台工作,多维度推进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