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2023年温岭市卫生健康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6-12 10:17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2023年温岭市卫生健康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以来的特色亮点工作

(一)多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专家高度肯定。“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工作”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县级强院建设工作”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省卫健委主任王仁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院士、国家卫健委妇幼司沈海屏副司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等多位领导、专家来温调研时高度肯定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我市肿瘤防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医疗服务能级持续跃升。在三家三甲医院的基础上,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岭市妇幼保健院顺利晋升三级乙等专科医院,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温岭东方医院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医院现场复评。有序推进市一院、市四院紧密融合,2023年12月1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海新城院区正式挂牌。全面启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市一院普通外科成功入选2023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中国科学院医学所智能医学诊疗研发(台州)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弘中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院、台州学院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邱佳信名医工作室和范永升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全国首家风湿免疫病实验诊断分中心等一大批高能级项目落户温岭。

(三)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市五院新院建成投用,市一院高端医学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市一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及市肿瘤医防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完成大楼主体结顶,中医院新院址改扩建工程和市妇幼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如期推进。

(四)健康温岭建设走在前列。健康浙江建设考核实现五连胜,我市在荣获“2020-2022年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工作案例荣获2023年度健康浙江行动优秀案例,癌症防治行动等工作在全省健康浙江会议上作经验交流,重大工程项目(市一院高端医学中心)首次开展健康影响评价。

(五)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以市人大评议基层卫生院为契机,开展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年专项行动和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十大行动,新建政府办村卫生室20家,横峰和城东两家卫生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复评,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医院评审。

(六)中医药服务创新发展。推进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创建,我市作为唯一县市级单位在2023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作发言交流。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开展第二轮合作。完成温岭市第三轮名中医及首届基层名中医评选。

(七)“一老一小”服务亮点频出。深化医养结合发展,市一院及城北、箬横、大溪、温峤、横峰五家基层卫生院创建安宁疗护病区并规范化运行,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照护中心正式对外营业。完成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验收,全省首创推出600万托育消费券用于0-3岁婴幼儿家庭入托使用,建成镇级“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2家,前三季度七优享“幼有善育”考核工作位居全省第二、第五、第八,均为台州第一。我市两次作为先进代表在国家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会议上作经验分享,《中国改革报》《浙里共富》等媒体刊登温岭幼有善育工作经验介绍。

二、2023年荣获的省部级以上荣誉

1.2023年6月,温岭市“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工作”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浙政办发〔2023〕39号)

2.2023年8月,温岭市全力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工作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

3.202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高水平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现场会,温岭市荣获“2020-2022年度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奖牌)

4.2024年1月,“激活基层医疗内生动力,共建共享助推‘心脑健康’——温岭市全面提升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获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度健康浙江行动省级优秀案例。(健康浙江办函〔2024〕1号)

5.交流发言:2023年4月3日,温岭市在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启动会上作经验交流;5月5日,温岭市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作发言交流;8月3日,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省级师资培训班上作经验分享;10月25日,温岭市计生协会在全省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6.媒体宣传:2023年11月3日,《中国改革报》刊发《致力拼好“三型”拼图  构建育儿友好环境——浙江温岭市通过高能运转、高效助力、高位谋划建立“幼有善育”长效机制,致力拼好惠民型、拓展型、长效型育儿拼图》。

三、2024年工作要点

(一)把内涵提升工作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来抓。一是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和等级医院创建。加快“一院四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市中医院新院在2025年元旦前搬迁投用,市一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肿瘤医防公共卫生中心、市妇幼公共卫生中心在2025年春节前竣工。力推台州市肿瘤医院创建三级乙等肿瘤专科医院、市五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二是推进人才队伍和专科建设。进一步灵活招聘政策,扩大自主招聘单位,实行三级公立医院自主招聘,吸引人才来温就业,用好“藏亲图”“寻亲图”“攀亲图”,主动对接长三角医疗资源,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全面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激励各临床科室分层分类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着力打造省级、台州市级、温岭市级、温岭市级培育四级优势特色专科体系。三是推进市一院与市四院深度融合。遵循“紧密融合”“平稳过渡”“求发展、求提高”三大原则,按照“一院两区、统一归口、垂直管理”运行模式,下派更多市一院的专家、管理团队、医务人员入驻滨海新城院区,实现滨海新城院区临床诊疗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力以及服务能级水平强劲提升,将滨海新城院区打造成为具有专科特色、三甲标准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二)把改革创新工作作为卫健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来抓。一是抓中医药综合改革。出台《温岭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围绕治理体系和医保政策两大改革举措,系统推进中医药服务提质增效、中医药人才引育培优、中医药产业强基赋能、中医药文化弘扬振兴四大攻坚行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中医医联体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深化“师带徒”师承教育模式。二是抓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公立医院三定方案,实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紧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核等指标,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确保完成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做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后半篇”,持续整治行业重点领域不正之风。三是抓医共体改革。对照紧密型医共体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做好绩效管理。在台州市肿瘤医院医共体探索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

(三)把固本强基工作作为夯实卫健工作的基础来抓。一是推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城南、石桥头、滨海卫生院新院。完成医共体信息化项目建设,搭建区域云体检系统,实现区内居民体检数据共享,力争通过国家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二是解决基层医疗服务提升问题。强化卫健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培训,严把选人用人关,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选优配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继续建立编制周转池,开展临床本科等紧缺专业定向培养和县聘乡用工作,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制定基层医务人员长、短期培养计划,增强外出进修学习频次,拓宽专业知识视野,为医疗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平台。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年计划,结合区域实际,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及地方特色的特色科室,推进卫生院“一院一品”或“一院多品”建设。三是推动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新增政府办村卫生室20家。强化乡村医生管理和淘汰,推进阳光村卫生室建设,加强非政府办村卫生室的医疗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确保运行规范、安全。

(四)把健康服务作为卫健亮点特色工作来抓。一是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康复护理服务,进一步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在大溪卫生院和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医中办养服务;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新模式,做实失智失能、有安宁疗护需求的老人的专业医疗健康服务。二是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新增2-4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打通妇幼区域信息平台与门诊信息平台的数据互通互享,确保高危孕产妇管理更到位,孕产妇零死亡。提升普惠托育供给,推进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力度,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开办托育机构,提升公办托位占比,力争2024年底千人托位数达4.5个,托位使用率达60%以上。三是巩固健康温岭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镇成果,推动卫生乡镇管理方式向日常管理转变,完成城南、温峤、坞根、滨海、石桥头、石塘等六个镇的病媒生物控制水平现场评估,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镇复审。总结第一轮五年免费肺癌筛查工作经验,开展第二轮肺癌筛查。全面推动慢病银牌示范区建设,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出台生育支持政策,鼓励生育,推动人口均衡发展。深化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暖心行动、计生家庭维权等特色亮点品牌,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