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2024-04-08 08:52: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海水网箱鲈鱼配合饲料
养殖模式与技术
一、主体基本信息
温岭市坞根旭盛家庭农场位于温岭市坞根镇乐清湾东门头港,主要养殖鲈鱼、黑鲷,是浙江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该农场创新的鲈鱼大口径海水网箱养殖模式已成为台州市新型养殖模式与技术成功的典型案例,是浙江省水产品生产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浙农码”对接企业,产品可全程追溯。 二、配合饲料养殖模式与技术 1、开展配合饲料和冰鲜鱼饲料对比的网箱数量。 建立海水网箱1龄鲈鱼(初始规格3克)36只网箱、2龄鲈鱼(初始规格200克)44只网箱全程使用配合饲料投喂;海水网箱3龄鲈鱼(初始规格600克)52只网箱全程使用配合饲料投喂、海水网箱5龄鲈鱼(初始规格1750克)68只网箱鲜饵与配饵搭配投喂对比试验。示范点总投入试验规模200只(3米×3米×3米标准网箱)。 2、养殖品种(主养、套养)放养数量、初始规格。 海水网箱主养鲈鱼,1龄鱼36只网箱放养密度1580尾/箱(初始规格3克);2龄鱼44只网箱放养密度295尾/箱(初始规格200克);3龄鱼52只网箱放养密度260尾/箱(初始规格600克),5龄鱼68只网箱放养密度放养161尾/箱(初始规格1750克)。 3、配合饲料供应商及品牌,配合饲料应用模式(全程单独、全程搭配鲜杂饲料)以及投喂策略。 海水网箱鲈鱼投喂配饵选择宁波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龄全程使用大黄鱼配合饲料、2龄全程使用普通海水鱼配合饲料投喂,3龄、5龄鲈鱼鲜饵与普通配饵搭配投喂。比较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饲养效果及饵料成本。 4、日常生产管理要求。 (1)网箱设置 网衣采用无结节网片,防止网衣变形或起捕时刮伤鱼体。根据养殖鱼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网衣网目。网箱排列采取船型抗风浪鱼排,即在鱼排两头做一个形似船头的收尾。用聚乙烯浮筒取代原来的泡沫浮筒,结构坚固不易被破坏。 (2)苗种质量及规格 鱼苗质量要求健壮活泼、游动正常、体表完成、体色鲜明、体形肥满、规格整齐。放养规格要根据鱼苗种来源、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及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放养规格大,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养殖周期可以缩短。鲈鱼苗种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 (3)苗种运输 长距离、大批量的苗种利用活水舱充氧运输;中短距离运输利用敞口容器充氧运输或聚乙烯袋(0.4米×0.8 米×0.4米)充氧运输。运输密度视规格大小而定,一般体长为3~5厘米的苗种,300~400尾/袋;6~10厘米的苗种,100~150尾/袋,袋内装水1/3,充气2/3。 运输前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外购的鱼种,应经当地检疫,并暂养观察一周才能运输;将所有的工具消毒,再对鱼种进行药浴消毒;运输前苗种应停食1~2天;拉网密集锻炼1~2次,以增加鱼种的体质,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根据鱼苗大小进行分苗,以便同样大小的个体在同一网箱内;选择晴朗、凉爽的天气运输,操作细致,密切注意鱼种活动状态及水温变化。 (4)苗种放养 台州海域鲈鱼放养时间一般在4~5月份小潮水期间,以减轻风浪和潮流对鱼苗的影响。 鱼种运送到指定的海区,入箱放养前,若水温、盐度与养殖海区相差太大,应通过逐级过渡,使其海区水温、盐度基本一致时,才可进箱。放养前鱼种应用淡水浸浴3~10分钟或用10~1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鱼苗购进后,必须依鱼体大小及质量好坏认真筛选分箱,应将伤残及体形瘦弱的鱼苗挑出单独养殖。 (5)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根据鱼体大小及时调整,适时进行分箱养殖。随着网箱内鱼类密度的增加,饵料、水质、环境等综合条件下降,鱼类的生长与密度呈不完全的线性关系,此时,常常呈网箱总产量增加而个体增重减缓,鲈鱼养殖规格下降。如果密度继续增加,由于环境恶化和个体生长的极度缓慢,导致死亡率上升,抵消了高密度养殖所获得的增产,则网箱总体产量出现定值,网箱放养密度达到饱和容纳量。 (6)饲养管理 分级疏养:鲈鱼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个体大小会出现差异。此外随着个体的增长,密度增大,网箱内鱼体总量已达到或者超过网箱的单位水体容量,因此必须定期将鲈鱼根据规格大小、体质强弱分开养殖,以免出现两极分化弱肉强食的现象。特别是在小规格鱼种阶段更应如此,生长旺季时,分养时间短,非生长旺季时,分养时间长,冬季一般不进行分级疏养。分箱时尽量做到鱼不离水,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密度不宜过高,谨防鱼群缺氧。 网衣换洗:设置在海水中的网箱,容易附着藻类、原生动物、贝类等海洋生物。其危害一是影响水体交换,使网箱内的代谢废物和残饵不能及时排出网箱;二是网箱内的溶氧量下降,若放养密度过高,可能危及鲈鱼的正常的生命活动;三是牡蛎、藤壶等附着生物外壳边缘尖锐,会擦伤鱼体造成继发性感染,同时也会磨破网片,导致养殖鲈鱼外套;四是增加箱体重量,影响网箱使用寿命;五是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侵袭鱼体而发病。网箱养鱼全年都有生物污损,最严重的季节是3~6月。 为了减少附着生物,应及时清洗和更换网衣。网衣换洗应该与分级疏养相结合。换洗网衣时间长短应以附着物的数量而定。清除附着物的方法有:人工清洗、机械清洗、化学清洗、生物冲洗、涂抹法。 网箱检查:鱼种放养后,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经常查看鱼类生长摄食和网箱安全情况。观察鱼类有无游泳缓慢、狂游、跳跃和浮头等不良征兆和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另一方面检查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状况,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防止投饲不足或饲料浪费。对鱼类的生长,除结合投饲目测鱼体长、体重外,要定期检查鱼体的生长情况,一般每半个月测一次。测量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测量体长、体重,依次数据调整投饲量。 网衣破损会造成鱼类逃逸,因此要定期检查网箱的网目、网衣缝合部、底网、框架、网具、网箱固定系统等是否安全可靠,有无被,有无被敌害生物和其他硬物破坏或磨损。由于自然海区水位不断变化,网箱经常受到波浪的冲击,还应经常调整网箱框绳索的长度,以保持网箱的正常性状。网箱养殖专区应要有专人看管,防止偷盗现象的发生。食鱼鸟类多的海区,应在网箱上方盖上网片,以防鸟害。最好在网箱养殖区安装夜间标志灯具,以防船只误入网箱养殖区。 养殖日志:对于水体的一些主要理化因子,如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要做到定期监测,经常观察鱼群摄食、游动情况,以及网箱内的残饵和病死鱼情况,将监测的数据及投饲、放养、施药等养殖情况,由专人记录到网箱养殖日志上。 (7)收获和运输 网箱起捕方法简单,起捕率可达到100%,把网箱底框四角绳索吊在浮子框的四角上,把网箱底框拖上鱼排边框,解开缚绳,可以捕捞,或把鱼群驱集于网箱一角,用小抄网捞取。 三、产量与产值、成本和效益的统计和对比分析 1.试验规模与起始规格 2021年投入试验网箱200只(3米×3米×3米标准网箱),对1龄全程使用大黄鱼配合饲料投喂、2龄全程投喂普通配合饲料及3龄、5龄鲜饵与配饵搭配投喂生长效果的进行对比试验。1龄鱼放养1580尾/箱(规格3克);2龄鱼放养295尾/箱(规格200克);3龄鱼放养260尾/箱(规格600克);5龄鱼放养161尾/箱(规格1750克)。 2.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分别为1龄鱼放养密度1580尾/箱(放养规格3克),36个网箱结束时产量8100千克,平均每箱产量225千克,总产值324000元,总利润156047元;2龄鱼放养密度295尾/箱(放养规格200克),44个网箱结束时产量7470千克,平均每箱产量169.7千克,总产值298800元,总利润106992元;3龄鱼放养密度260尾/箱(放养规格600克),52个网箱结束时产量13045千克,平均每箱产量250.8千克,总产值521800元,总利润90310元;5龄鱼放养密度161尾/箱(放养规格1750克),68个网箱结束时产量24582千克,平均每箱产量361.5千克,产值983280元,利润112985元。按今年市场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综合合计产值约212.78万元。 四、小结与体会 1.不同配方饲料投喂鲈鱼其生长效果明显不同。今年在1龄鱼养殖中使用大黄鱼配合饲料投喂,在相同养殖观察期内,投喂大黄鱼配合饲料的1龄鲈鱼与往年的使用普通配合饲料对比生长明显加快,同与投喂鲈鱼专用配合饲料对比生长速度无明显区别。这几年受疫情影响,鲈鱼出口滞销,对鲈鱼的销售模式也进行调整,通过寻求国内市场转变单一的出口大规格商品鱼模式。 2.使用配合饲料投喂有利于减少对海洋水域环境的污染。因配合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较鲜活饵料好,投喂配合饲料浪费少,可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同时有助于推进“一打三整治”行动和渔业转型促治水工作。 3.选择的苗种一定要体格强壮,健康活力好。相对于去年的苗,今年的苗种规格整齐,活力好,在养殖过程中不定期使用肝肠健、海水鱼多维、免疫多糖和大蒜素等拌喂饲料,保肝健肠养胃,强健体质,提高对鱼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是防抗应激的根本。 4.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饵料养殖将是必然选择。从试验结果分析,使用大黄鱼配合饲料生产成本高于冰鲜鱼与普通饲料搭配投喂。建议科研单位和饲料生产企业要重点关注饲料的营养配方,并对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和加强科学投喂指导上继续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开发高品质专用配合饲料,辅以高活性动保产品,优化养殖过程量化管理,降低海水网箱鲈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支出,同时实现清洁生产。 供稿: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丁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