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 乡村振兴 | > 科教兴农 |
发布日期:2024-04-07 15:21: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法制科)
赤霉病是我市麦类最主要病害,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发病的主导因子是麦类穗期的温湿度,如遇穗期气温高、雨雾多,易导致病害流行, 严重影响麦类的产量和质量。当前早播小麦已开始抽穗,预计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进入齐穗扬花期,大麦处于齐穗期,若遇多雨雾天气,则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流行。同时,要注意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发生情况。各地要加强田间调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抓好预防治工作。
防治意见:1、预防赤霉病:小麦应坚持“见花打药、看天打药”,始花期用药防治一次,第一次用药后7天内如遇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或浓雾天气进行第2次防治;大麦齐穗期防治一次;2、对出现锈病发生地块,应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对发病及其周边地块,及时用药防治,同时要做好白粉病、蚜虫等防治。
防治药剂:赤霉病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氰烯菌酯、咪鲜胺,也可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兼治锈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等。
注意事项:1、选用细喷雾,预防赤霉病着药部位以穗部为主。2、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轮换,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调查:冯永斌、李程巧 预报:冯永斌 签发:莫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