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

逢儒小学:“作业变革”赋能“双减”“项目化学习”提升素养

发布日期:2024-04-07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字号:[ ]


3.jpg

1.jpg

作业既是对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又是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应用的有效媒介。聚焦作业改革、创新作业设计、实现学科融合、优化评价方式,能更好地助力“双减”落地,实现以“减”增“效”。近日,温岭市泽国镇逢儒小学根据学生特点,依托学科特色,精心设计了《龙的传人游中国》项目化实践作业,鼓励同学们用足迹丈量祖国,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了解和体验中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采用识字小报、手账DIY,绘画、视频录制等多元化、学科融合的形式记录游历过程中的精彩,让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一年级的小朋友,通过方块字(即汉字)来游中国,无疑是一种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通过读一读拼音,写一写汉字,小朋友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祖国各个地方的名称,还能够了解到各地的景点、美食和文化等,这对于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大有裨益的;二年级的小朋友们通过制作书签记录下这些难忘的胜地,这些小小的纪念品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记忆;三年级的同学们通过收集旅游资料、了解当地文化,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描绘出祖国大地的辽阔和壮丽,在他们的画笔下,长城蜿蜒起伏,黄河奔腾不息,江南水乡宁静秀美,北国风光雄浑壮丽,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年级的同学们以笔墨为记,详细记录了游玩的经过、景点的特色以及个人的感悟。这些宝贵的记忆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最珍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五年级的同学用手账记录下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记录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旅游的意义和价值;五六年级的同学们运用视频的形式带领大家云游祖国大美河山的壮丽景色,他们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用声音和画面传递了对祖国的热爱。

一张张小报精美别致、一份份手账风格独特、一个个视频创意满满......精彩纷呈的作业成果融入了同学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展现了大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阔的自然风光。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学校通过显示屏轮播和校内展架展示的方式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将优秀的作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作品展,并邀请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投票,评选出十佳作品。

此次项目化作业的开展,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这次作业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资料查找能力和文化解读能力。逢儒小学将进一步完善学科素养作业,增加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增加与当地人的互动环节等,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假期中,继续探索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