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文字解读】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
一、制定背景
当前,在全国上下掀起高质量发展大潮的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命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1月20日,省政府印发《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迭代升级“8+4”政策体系。3月1日,台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奋进“三高三新” 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结合温岭实际,制定发布了《温岭市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8+4”政策)。
二、起草思路
一是突出政策体系延续性。坚持“框架不变、总体稳定”的原则,延续、优化2023年政策条款,依然包括8个政策包和4张要素保障清单,持续有力支持温岭经济回升向好。
二是突出政策内容实效性。充分评估2023年政策实施效果,按照“有效政策加力提效、低效政策果断缩减、无效政策全面压缩”的原则,围绕国家新要求、外部新变化、温岭新发展,聚焦企业关切、群众关心的领域,对政策体系进行迭代完善。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资金、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高效配置,财政支持精准直达。
三是突出政策设计温岭味。立足温岭定位,坚持走在前列,以“干最好、当标杆、争第一”的使命担当,在目标设定上拉高标杆,提高标准;同时增加了部分富有温岭味的特色化政策举措,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渔业高质量发展、平台经济发展等方面。
三、政策内容
主要是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4张要素保障清单,总共12个方面。
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
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
深入实施“千项万亿”工程,强化297个市重大建设项目带动支撑,针对项目工作的全过程闭环,优化审批管理、要素保障、对接争取机制,努力做到“只让要素等项目、不让项目等要素”,推动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要素应保尽保、落地高质高效。
特别是围绕“民营经济32条”,在要素保障“3个70%”、招投标“七个不准”等基础上,推介一批重大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支持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联合建设运营重大项目。
科技创新政策包
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人才引育。
特别是在税收减免、要素配置优先等惠企政策基础上,针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给予一定的认定奖励;实施政府首购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产品或服务,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政策包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造业金融支持、实施企业梯度培育。
特别是提出了系列特色举措:
1. 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推行绿色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业企业降本减负;
2. 支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加快芯片和智能控制、电子信息、激光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提升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
3. 做好工业用地3篇文章,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应、整治低效工业用地、深化“空间换地”,全市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40%。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围绕重点平台、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深入实施服务业“一十百千”工程,大力支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文旅融合、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服务业行业;
大力支持温岭市总部经济创新发展区和温岭市数字经济创新服务基地建设,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中,有序安排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用地。
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市建设政策包
提速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纵深推进龙门港区开发建设,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
推动温岭“四港”联动发展,实施外贸集装箱航线培育、内支线加密等奖励政策,加快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
稳步推进交通惠民,加快推进20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货运车辆继续实施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减免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政策包
重点打好外贸“稳拓调”组合拳,支持企业出境参展拓市;
重点支持外资招引,举办系列跨国企业招商活动3次以上,组织赴境外招商2批次以上,力争实际使用外资7300万美元,落地外资项目3个以上;
重点优化消费环境,组织促消费活动20场以上,新增公共充电桩200个以上,培育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33个以上;
重点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平台经济企业,创建温岭市平台经济创新服务基地。
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包
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重大项目10个左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支持渔业规模化、数字化建设,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
支持推进“劳有所得”
促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支持推进“幼有善育”
推动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支持推进“学有优教”
全力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
支持推进“病有良医”
实行全省医保参保人员一地签约、全省共享基层门诊签约报销比例,开展同质同标的参保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完成健康体检不少于25.5万人;
支持推进“住有宜居”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个,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450套(间);
支持推进“老有康养”
落实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00张,助餐服务城乡社区覆盖率达到75%以上,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支持推进“弱有众扶”
持续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新增残疾人就业206人。
4张要素保障清单
财政金融保障清单
扩总量:集中财力办大事,2024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34.99亿元。
强争取: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力争全市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40亿元、新增上市报会2家。
优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制造业、农业等各重点领域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清单
增量方面:2024年全市完成项目供地3000亩以上,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以上,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00亩以上,保障建设项目用林1000亩。
存量方面:盘活低效用地2500亩。
能源保障清单
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存量用能空间3万吨标准煤以上。鼓励支持市场主体购买绿证,绿证对应电量不纳入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允许符合条件的新上项目通过购买绿证等形式,落实能耗平衡方案。
人才要素保障清单
注重培育:开展“500精英”创新人才自主评价认定。
创新机制:持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对温岭市级科技特派员项目给予一定补助;支持企事业单位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和我市重点产业引进海外工程师和国(境)外智力项目,按人才政策给予支持。
四、新旧政策对比说明
我市“8+4”政策总体架构与省市政策保持一致,分为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市建设、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8个领域,出台了70条具体条款。其中,65条承接省、台州市条款,5条新增条款,分别新增第25条“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第45条“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第56条“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第69条、第70条两条政策补充说明;较市本级2023年政策整合延续52条,新增18条,减少9条。
五、关键词解释
“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之一,是我省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抓手。“3”是“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15”则是基于三大科创高地细化的15大战略领域,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等。
“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十项重大工程”之一,“4”即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15”即重点培育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光伏、高端软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炼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等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X”即重点培育若干高成长性百亿级“新星”产业群,使之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后备军。
六、适用对象
温岭市范围内的企业和其他组织。
解读机关: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
解读人:张正卫
联系电话:0576-8612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