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公安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治安管理

温岭反诈地图第18期 | 警惕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小心“暴富”变“暴负”

发布日期:2024-04-19 09:15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发案形势

3月25日至3月31日期间,全市共发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4起,诈骗类型排列前三的分别是:刷单类诈骗7起(占比20.59%),购物消费类诈骗7起(占比20.59%),虚假服务类诈骗6起(占比17.65%)。

典型案例警示

近日,志先生在某平台上刷到了一个荐股视频,视频中主播处处暗示自己有旁人没有的股市信息源,诱导志先生点击视频链接下载某聊天软件。之后,该主播加志先生为好友,并给其发了一堆“政策文件”“利好信息”。

被“好消息”冲昏头脑的志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某个投资平台,并在平台中充值进行炒股,看着账户里的收益,志先生高兴不已。然而,当他想要提现时,却被平台网站提示无法提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了,共计损失23.5万元。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步:引流。诈骗分子在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发布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网罗受害人并建立联系。

第二步:洗脑。在建立联系后,诈骗分子便与受害人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受害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让受害人听“投资专家”“理财导师”直播授课,并以能够获取内幕消息、获得丰厚回报等谎言取得受害人的初步信任。第三步:诱导。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下载其分享的手机APP,引导受害人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继而取得进一步信任,为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资做好铺垫。第四步:收割。继续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人想要提现虚假投资理财账户内的大额盈利时,对方就以“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缴纳“解冻费”“保证金”才能完成提现,声称若不如数缴纳,投资理财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全部损失。受害人察觉被骗后,就会立即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醒

1、网络交友需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不要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大师”“大V”“大咖”等各种花言巧语而冲动跟随投资。2、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任何承诺“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炒股、炒期货、炒黄金等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投资理财一定要去正规平台。

3、大家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个人信息不透露、陌生电话不轻信、陌生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