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公安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治安管理

4.温岭反诈地图第14期 | 手头紧?“贷款诈骗”套路看这里!

发布日期:2024-03-21 08:45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发案形势

2月25日至3月2日期间,全市共发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起,诈骗类型排列前三的分别是:虚假服务类10起(占比25.64%),刷单类7起(占比17.95%),婚恋交友类7起(占比17.95%)。

典型案例警示

本周虚假服务类诈骗发案数仍然较多,特别是以提供贷款、理财服务为幌子的诈骗类案件,单案案损大,希望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近日,柯先生因手头周转困难决定上网贷款,正巧看到了“某借条”app的广告,广告声称贷款无需征信、无需抵押、极速放款。于是柯先生便点击广告下载了该APP,在注册好账号后申请了20万的贷款。

可在申请贷款后柯先生却发现钱不能提现,遂立即联系app客服。对方告知他,需要下载名为“某chat”的聊天软件,与专门的客服聊天审核资格后才能贷款。

柯先生按照对方提示下载了聊天软件,并将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信息发给了客服。随后,对方告知柯先生贷款已经到账,但需要缴纳6万元的保证金到指定账户,等保证金到账后,会连同本金一起提现给柯先生。

于是,柯先生又在对方的指示下进行了转账,但钱却依然不能提现。当柯先生询问缘由时,对方告知柯先生,由于柯先生操作不当,导致账户冻结,需要再缴纳三笔不同数额解冻款到指定账户才能解冻,想着快点提现的柯先生又按照对方指示转了解冻金。

可当钱都转过去了后,柯先生却发现还是提不了现。在询问对方原因时,对方还是要他继续转账解冻,这时候柯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25万余元。典型案例分析

1、骗子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为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

2、之后骗子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哄骗受害人交纳各种费用。

3、当骗子收到受害人的转账后,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拉黑受害人,更有甚者会根据受害人前期提供的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警方提醒

1、通过聊天软件推荐网络贷款的,涉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者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的均是诈骗。2、申请贷款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好友、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3、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4、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避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