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无废之窗”丨厉害啦!温岭这所学校集“盒”一年相当于“种出”一片林
为助力“无废城市”向纵深推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2023年,温岭市以牛奶盒回收为小切口,开展“快乐集盒 拉风出发”牛奶盒回收进校园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类的热情。以学生为“主力军”,带动家庭,不断壮大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队伍;以学校为“萌发地”,辐射全社会,有力营造全市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我们通过集‘盒’行动为社会节约的资源相当于种出200多棵大树……”看着同学们用大号整理箱把一箱箱牛奶盒送到回收处,温岭太平街道横湖小学副校长陈灵世自豪地说。
横湖小学去年2月份开始实施集“盒”公益行动,在每周的集“盒”日,同学们把已经清洗、晾干的牛奶盒带到班级进行登记,再由班级垃圾分类管理员统一送到学校回收点进行回收。至今为止,同学们已回收近200万个牛奶盒,由温岭森林包装有限公司进行回收再利用。作为台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横湖小学拥有300多平方的垃圾分类宣教馆,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强。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横湖小学制定了相应的集“盒”行动奖励办法,即为每一位同学开设一个绿色账户,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牛奶盒后,可以到“绿色银行”兑换相应的积分,三个牛奶盒兑换一个积分。积分可以换成同学们想要的奖励,除了各类勋章和品种丰富的小礼物外,积分还可以用来减免作业,当护旗手,假如积分足够多,还可以当一天校长助理。
推行一年多,集“盒”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年级陈鑫垚和妹妹开展集“盒”比赛,他们已养成了收集、清洗、整理牛奶盒的习惯,除了收集家里、邻居家的牛奶盒外,兄妹俩还与小区周边的早餐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时去收集牛奶盒。在兄妹俩的带领下,好几家早餐店加入到集“合”行动中来,主动把牛奶盒洗净整理好交给兄妹俩。
三年级屠梓珈是学校里的集“盒”小达人,他每周收集的牛奶盒数量都在300个以上,至今已回收了8000多个牛奶盒。他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拉风勋章和兑换的礼物,还分享他收集牛奶盒的绝招。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牛奶盒,连春节走亲戚都不放过。
每周二是横湖小学牛奶盒回收的日子,下午3点左右,在学校负一层垃圾分类宣教室,各个班级的垃圾分类管理员利用大课间时间,把收集到的牛奶盒送到回收点,回收员负责对每一个班级送来的牛奶盒做好清点、登记。“这周总共回收了60490只牛奶盒,上周一共回收了12万个呢,都同学们寒假期间收集的。”登记员韩同学告诉我们。
据了解,牛奶盒全身都是宝,纸纤维可以用来造纸,铝塑部分可以作为加工花盆、排污管等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在横湖小学垃圾分类宣教室里展示区,展示着各种由回收牛奶盒再利用制成的包装盒、花盆等物件。横湖小学一年回收的200万个牛奶盒,大约可生产13.5吨再生纸浆,相当于种出220多棵20年树龄大树。
集“盒”行动,集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牛奶盒,更是托起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经过一年多的集“盒”实践活动,横湖小学已将集“盒”行动延伸至小区和社会,带动更多市民参与牛奶盒回收。附近多个小区的居民也自发加入到集“盒”行动中来,把家中的牛奶盒清理整理后放置在指定位置,由学生统一进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