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民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12-11 12:06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一、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服务保障人的全生命周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民生、兜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我局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3个,包括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和全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入选省级试点8个。

——养老服务领域一是推进七优享老有康养工程和民生实事工程。提前完成3老有康养工程指标:建立养老机构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建设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达70%、完成21家助餐点建设。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达24.54,超进度完成全年指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15人获得养老护理员高级工技能等级二是推进养老项目建设。市养老中心二期、四期包含第五(二期)、第八、第十二养老中心等3个子项目,总投资2.1亿元,已陆续开工建设,目前与交旅集团合作开展投运准备工作,计划引进第三方机构运营,促进项目尽快投用。三是强化养老机构规范管理。开发台州首个养老机构资金监管系统,通过设立线上监管账户,实时查看各养老机构资金收支状况,并对资金转出进行审核,未经审核,账户资金不得转出。该系统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目前已有30家养老机构开设监管账户。

——殡葬改革领域。一是扩大殡葬服务供给。推行政府牵头、项目化推进、国企平台运作的公墓建管模式,创新探索林地(草地)和公益性生态安葬复合利用机制,相比传统公墓建设模式可节约土地指标90%以上。积极开展老旧墓地生态化改造,通过壁葬、花坛葬等方式,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提升墓穴数量,坞根镇茅陶公墓旧墓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开工建设温岭市殡仪服务中心(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服务群众多元化丧事办理需求是着力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对存量公益性墓地实行限价销售,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墓地销售、价格管理等事项。落实殡葬领域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实行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已顺利通过省厅验收,2024以来累计减免498.23万元。今年新增遗体告别费用减免惠民政策,免费提供3个吊唁小告别厅,累计减免52600元,惠及1000户。三是推进数智双平台建设。在线购墓平台和殡仪服务网络预约平台,力争丧葬服务资源公平、公开、科学配置。在公墓销售环节,推出全省首个在线购墓平台,支持信息查询、预约选墓、在线交易等功能,实现一墓一价、公开选购,实现公墓售价可管可控

——社会救助领域。推进七优享弱有众扶工程。对照《省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运营工作指南》,不断完善助联体功能,推动规范运行,积极联动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善居工程”“益善满城等助联体服务项目。健全困难群众发展型帮扶机制,推进幸福岗位就业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113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人均月增收2230元。推进省级精康融合行动试点工作,累计开展个案服务10人次、小组活动服务188人次、社区支持服务78人次、社会力量参与日常关爱帮扶1700余人次。

——民政其它领域。儿童福利,入选全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全省唯一)、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评估和干预试点投入100万元改造儿童福利中心康复区,新建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室,拓展服务能力区划地名,持续开展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举办温岭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暨大溪地名馆开馆仪式活动。完成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实地迎检,在全省典型经验答辩会上排名第四。全面摸排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道路及命名情况,编制《温岭市道路(桥梁、隧道)地名规划》,已列入本年度温岭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水库移民,大溪镇环太湖库区和美移民村集聚带民生综合体入选浙江省水库移民共富示范项目,总投资4800万,获省级补助819万。社会组织推进省级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制定《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违规行为对照表》,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民办教育、养老、医疗等三类机构开展专项审查、实地抽查。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和作用发挥确定公益创投项目24个,累计资助64万元。做好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评选工作,1家获评省品牌社会组织,5人获评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婚姻登记,入选省级婚俗综合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推进5A级婚登中心暨婚俗展示馆建设。

三、明年重点工作思路

是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养老、殡葬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殡葬领域,坞根镇茅陶公墓旧墓改造项目、城郊公墓(一期)、新河镇鲤鱼山公墓(一期)投入使用。城郊公墓(二期)开工建设,东郊公墓(一期)启动前期工作。殡仪服务中心(一期)基本完工养老领域,协助交旅集团做好第二养老中心、第五养老中心(一期)投运准备工作,推进第五养老中心(二期)、第八养老中心、第十二养老中心建设其他领域,省级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大溪镇环太湖库区和美移民村集聚带,争取在2025年底前竣工验收。推进5A级婚姻登记中心建设,力争年初开工,年中完成,三季度完成婚姻登记中心搬迁及婚俗文化展示馆开馆工作。

是进一步做优一老一小服务养老工作,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优价多元服务,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市场化供给。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为全市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补助。规范养老机构运行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加大对未备案养老机构的处置力度儿童工作,推进全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省级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评估和干预试点工作,完成困境儿童监护评估全覆盖,实施动态评估和分类管理,提供个性化帮扶。实体化运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常态化举办开放日活动,每年服务1200人次。推进镇(街道)未保站、儿童之家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营。

是进一步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推进省级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开展低保对象服务类救助项目,推动项目标准化实施并形成评估报告。持续推进精康融合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育更多本土社会组织丰富精康服务供给完善精康共治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持续推进阳光慈善工程,促进各类慈善组织全面、真实、准确公开信息,切实提升慈善组织的治理水平。对照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评定标准,做好市救助站新办公场所改造提升工作,持续开展滞留受助人员救助寻亲服务,组织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是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深化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推广在线购墓平台、殡仪服务网络预约平台等殡葬数字应用。推进殡仪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完善标准化体系,积极主导或参与国标、行标修订。推进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创新婚姻+文旅发展模式,在石塘镇海利村、城西街道北山公园打造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推动婚俗改革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培树清廉社会组织示范点,打造示范性社会组织清廉品牌,推进我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数字门牌工作,实现全市70多个名村(包含美丽乡村精品村、台州市省级未来乡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数字门牌全覆盖。开展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入库,融合文旅、乡村产业等信息完善乡村著名一张图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