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0 11:45: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12月4日,温岭市义务教育英语小初衔接主题研训活动在长屿中学开展。本次研训活动打通了中小学的壁垒,让中小学英语老师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英语衔接教学的实践与有效途径,共同助力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次研训活动聚焦英语小初衔接的“关键问题解决”,选择了新人教版七上Unit5 Section B 的以读促写课进行了小初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
横湖小学的梁老师以生动的视频进入课堂。师生根据视频进行关于club的free talk,拉近彼此距离。接着梁老师设置了“为三位同学选择合适俱乐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再以“How to write a poster?”的主问题带领学生生成写作支架并指导写作。最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poster,借助checklist进行自评和互评。
长屿中学马老师以话剧视频为导入,引出club话题并呈现驱动问题: What information can we find in a club ad? 接着她从社团广告所具备的几大要素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梳理关键知识,搭建广告写作的基本结构,积累写作素材,最终设计出一份完整的戏剧社团广告,从而解决本课目标的关键问题和能力,形成读写能力的迁移。
在评课交流环节,小初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维碰撞。通过交流和沟通,小学老师明白了初中急需的英语基础是什么,初中老师也理解了小学老师的困惑和挑战,这样的思维碰撞有利于小初的衔接教学。
针对大家提出的困惑,小初两位英语首席导师以讲座的形式给大家提供了思考的路径和实施的策略。
小学英语首席导师黄海丽提出了“以语篇研读为起点,体现功能价值;以问题导向为抓手,凸显整体设计;以主题探究为路径,建立意义关键;以素养落地为终点,诠释评价一致”的四个策略,提高小学英语老师的站位和视野,要求立足教材,关注课堂主线,发展语言能力,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思维品质,培育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首席导师张华基于构建小初英语教学的桥梁,以初一期末考试题型为切入点,解读六七年级英语课标,强调了词汇与语音的重要性,提出“逐步渗透文化意识、梯度发展语言能力、持续培养思维品质、系统提升学习能力”的四大策略。
在两位导师的指导及充分交流下,与会老师一致认为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都需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养成、语言规范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从而达成小初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和进阶性。
这次义务教育英语学科小初衔接主题研训活动,不仅搭建了小初老师沟通的桥梁,推动了交流合作,在新课程强调跨学科、跨学段学习的背景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但打通学段壁垒,还凝聚起更多的教育智慧和力量。参会老师表示将以此次研训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跨段的沟通,探索和实践衔接教育的有效途径,共同致力于我市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