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农机、尝瓜果、品农耕文化.......温岭田间迎来一群外国农业学者
10月25日,温岭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智慧葡萄大棚内,一台台农业机器人正在自主作业,不断为葡萄新叶均匀喷洒水肥……而一旁,来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干达等8个国家27位农业技术专家和学者在现场通过参观、体验智能植保机械、设施农业智慧生产等技术感受温岭现代化进程中的农耕文化。
“这台全自主果园喷雾车拥有可储水300公斤的蓄水箱、180度淋喷头和先进的导航与传感器技术,同时采用坦克式履带设计,拥有更强的爬坡能力,在经过泥泞道路和坡地果园时能轻松应对,实现精确控制喷洒范围和量度。”合作社负责人、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冯云芬从育种施肥、现代农业机械运用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如何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等方面为众人作了详细介绍。
“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全机械化喷雾不仅节省劳力,更能精准控制水肥喷洒量,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有助于葡萄健康成长。在过去需要2人2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今1台机器只需2个小时即可完成。”在感受到机器带来的效率与效益,来自乌干达的迪莫西·穆海尔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现场进行操作体验的同时,体验着新时代背景下农耕文化的独特韵味。“参与农事活动,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也感受到乡村振兴与农耕文明的进步都息息相关。”他表示。
随后,现场开展了一场农耕文化交流会。来自不同国家的农业专家和从业者们纷纷登台,分享了各自国家和地区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提出了在提高对农耕文化的运用和发展中的独特见解和方法,并共同研讨如何建立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农耕文化。通过这次交流,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之后,外宾一行还参观了“温岭葡萄”地理标志展厅、吉园共富工坊等点位,品尝了在现代农业下培育的高品质“瓜果”,深入了解滨海近年来聚焦新农机、新农技,如何在葡萄园里结出“科技致富果”的发展模式,体会了现代农业发展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成效。成员们纷纷表示,滨海镇农业提质增效的路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未来能保持联系,深化交流,探寻更多合作机遇。
“这是一场农业领域的国际人文交流活动,滨海镇同时以此次的交流活动为契机,对接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希望产出更多的价值成果。”滨海镇农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滨海镇将继续坚持共同发展、坚持绿色创新理念,进一步推进农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和人文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