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32346714XT/2024-10836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11-06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第2024B0602号建议的答复
王夏彬、苏力、王伟荣、丁云花、叶雪素、王雪萍、叶海亚、王慧、李海兵、阮浩波等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流动摊位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2024B060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我市坚持“四个最严”,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全省首批GM2D示范区建设试点市。
(一)强化属地管理,健全基层责任网格。坚持“党政同责”,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监管部门和各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食安述职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食品安全工作还纳入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实行网格化监管,依托农贸市场快检室、检验机构等7类主体建设60个风险监测哨点,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的风险隐患“吹哨人”作用,推进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二)强化协同管理,提升风险闭环管控。不断调整健全温岭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出台《温岭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厘清29个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每年制定《温岭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市疾控中心对全市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开展采样监测,并及时落实处置。相继建立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与公安刑事侦查“三安”联动、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协作联动、风险隐患预警交流会商会等工作机制,促进食品安全信息共享、风险共商、案件联办。公安、市场监管、港渔、行政执法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拳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系列行动,始终保持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去年,入选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案各1件、省市场监管局典型案例4件、全国食品安全执法稽查十大优秀案例1件。
(三)强化靶向监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流动摊位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以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为重点管控地段,结合夏天夜间人流量较大的特点,对路边流动食品摊点的卫生状况、食品加工过程、食材来源及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市行政执法局依托街路长制,在城区114条主次道路上设立122名街路长,落实流动摊贩管理责任到人,明确规定路段上不允许出现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街路长在日常巡逻管理中,对发现的流动摊贩采取劝离、引导、登记信息、处罚等手段,确保市容市貌的整治有序。鉴于流动摊贩经营时间的不确定性,采取错时监管策略,合理安排监管力量,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大对流动摊位的巡查力度,确保监管工作无死角、全覆盖。2024年以来,共出动1726人次,清理流动摊贩584处,其中校园周边流动摊贩289处,立案查处流动食品摊位74起。
(四)强化堵疏结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强部门联动,开展马路市场整治。出台了温岭市马路市场(疏导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有效地推进了流动摊贩综合治理。从实际管理情况和民生考虑出发,在不同地段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疏导点。为解决市区购物中心周边流动摊贩乱占道、乱摆放的老大难问题,在购物中心后面统一规范设立流动食品摊贩疏导点,对摊位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备案工作。为解决北山菜场周边群众自产自销的需要,在北山菜场周边设立蔬菜瓜果自产自销疏导点;根据各乡镇的群众需求,建设一些临时疏导点。同时,利用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辅助对集中疏导点的摊贩开展远程监管,提升监管效率。
(五)加强社会共治,打造共建共享格局。广泛采集登记流动摊贩的信息,建立微信群,通过免费举办培训班、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图册和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流动摊贩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让广大食品摊贩经营者更好理解掌握政策内容,提高流动摊贩的守法经营和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流动摊贩入室经营、规范经营。同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每月一主题组织“百姓点检”公众互动,畅通投诉举报热线,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联合监管机制,加大对流动摊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监测发现流动摊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食药安全协调科 联系人:梁霄
联系电话:0576-86144342 邮编:317500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