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司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11-22 10:47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一、聚焦法治建设统筹力,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完善党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办公室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完善例会、议事规则,用好用足考核指挥棒。加强与市委巡察、人大监督评议等执法监督力量整合,紧紧依靠“法治大监督”格局力量,扎实履行统抓法治建设职能。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市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以深入贯彻执行《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为抓手,巩固深化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成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探索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指导、清理工作长效机制。建强培优市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机构,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法治审查员制度,全力推进镇(街道)配备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法审员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合法性审查事项全覆盖、清单化的标准体系,全闭环、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和“全方位、多元化”的保障体系。二是持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配强行政复议队伍力量,加强行政复议委员会协调会、案审会等机制建设,探索行政复议“立审诉”分离制度,建立行政复议接待制度,探索行政滥诉甄别规制制度。强化“以案治本”,用好行政复议意见书,提升从复议末端发现执法前端问题的能力水平。深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切实提升行政复议吸纳、化解行政争议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的能力,巩固发展逐步形成的“复议诉讼比值高、复议调解成功率高、复议后败诉率低”的良好工作态势。三是持续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力助推执法改革提质、质效提优、监督提效、数字赋能执法提档、队伍能力提升“五大工程”落地见效,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行政执法评议、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定期召开执法协调小组会议,深入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及时通报执法工作不到位、执法低效率低质量、执法次数过多的单位,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扰企”难点堵点问题。四是持续深化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工作。开展司法所综合改革,拓展司法所新职能,强化司法所岗位、职责、任务清单化管理,全面落实司法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联席会议、镇长(主任)办公会议制度统筹抓好镇(街道)行政行为规范化、行政争议重点镇(街道)整治、法治监督统筹提升、法治文化提升和法治力量多元整合行动,探索推进依法治镇(街道)工作常态化

二、聚焦法治服务增值力,持续提升惠企生态水平。高质量推进全省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任务,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高站位建成法治服务矩阵。紧紧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需求,系统梳理企业设立、经营、变更、重组、注销等环节涉及的法治服务事项,形成全链条工作清单,建成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中心,民营经济合规中心、重点产业合规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阵地为辅中心的法治服务矩阵。二是高标准打造法治服务场景。积极发挥我市重点产业合规体系、知识产权快处机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破产管理会长律所等一系列优势优质法治服务项目,打造有辨识度的旗舰版法治服务专区,主动感知回应企业高频涉法需求,创新谋划“一类事”,有针对性地形成一批“定制化套餐”和“模块化场景”,尽快创成“基本+增值”的法治服务新生态。三是高质量构建法治服务机制。综合集成各类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治服务团队,探索建立法律服务承接力量共建共享机制,全域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市、镇(街道)、村(社区)一体化服务的“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探索打造务实管用、服务“地瓜经济”的涉外法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涉法事项“全周期服务、一站式集成”增值化工作体系

三、聚焦法治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围绕纵深推进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合规制度供给。围绕我市十大产业强链制定一产一册合规指引,继续编制包括鞋业在内的重点产业合规指引2-3个、通用性或特定性专项合规指引5个。二是强化合规平台建设。建好民营企业合规中心,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建成综合性产业合规中心,在大溪、泽国、横峰分别建成泵与电机、鞋业等重点产业合规中心(合规点),集政策宣传、集中受理、合规咨询、辅导、诉求响应等功能于一体,贯通合规服务站、示范点、大讲堂,打造全程式服务“合规链”。三是强化合规系统治理。推动深化企业自主合规、行业合规自律、行政合规指导和涉案企业合规等工作,重点开展中小微企业合规帮扶计划,推动实施跨部门“一次性上门”合规指导机制,探索合规激励免罚制度,推广“三书同达”模式,推出一批行政合规指导典型案例。

四、聚焦法治基础穿透力,持续提升现代治理水平。坚持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系统思维抓基层打基础,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重塑调解工作体系。从规范队伍管理、强化业务指导、重构流程质效、整合多方资源入手,全面推进调解组织管理、调解员选聘培育、调解工作流程和工作保障标准化,着力推动新时代调解工作格局重塑服务增效,优化调解资源配置,完善调解联动机制,聚力构筑矛盾纠纷化解“136”工作体系。二是构建协同共治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模式。完善落实涉企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等一批制度,深化“信用矫正”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工作网络架构,实现村(社区)社矫工作站全覆盖,进一步形成横向有协同、纵向有贯通的工作机制。三是推动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围绕考评指标体系,与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形成合力,逐项分解落实创建任务,推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等制度落地。加强公职人员、青少年、市场主体等重点人群高频普法事项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场所、进头脑,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和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探索建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常态化、规范化运行评价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落实法律援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惠民暖心”等五大工程,扩大援助范围。指导推进“公证+”多跨场景联办服务,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法治需求。

五、聚焦法治铁军战斗力,持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盯牢司法行政队伍,与法治温岭建设相融共促,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造党建高地和清廉高地。全面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深化“双建争先”工程和清廉机关建设,注重干部党性锤炼、思想历练,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保密安全教育,坚决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夯实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切实践行胸怀大局的行动自觉。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党建阵地的培育指导,深化红色队所、清廉站所创建工作,做精做细廉洁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强化引领力。二是提升青年干部能力素质。积极构建“教、学、练、战、考”一体长效机制,常态化举办司法行政夜校、论坛,深入实施“笔杆子培养工程”,加大一线锤炼和机制落地力度,全力推动青年干部专业、担当、作风、执行四过硬。三是培育壮大律师队伍。紧盯共富目标,加强法律服务人才培育和招引,提升律师万人比和服务质效。狠抓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部署实施行业党建、职能发挥、队伍建设、执业规范、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持续优化律所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执业责任制,强化全周期监督管理,切实提升法律服务供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