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2569/2024-1048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1-26
- 发布单位: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计划
(一)城市更新打造韧性宜居城市。合理布局城村两改,按照主城区城中村三年清零要求,全力推进区块征迁,加快推进复建安置和拔钉清障,确保关键节点不受影响。细致做好征迁流程指导,围绕2024年谋划的城村两改项目加强政策指导、审核把关,促进征收补偿政策及时出台。主动做好征收规范化指导,在征收关键节点提醒镇(街道)做好相关工作的准备以及注意事项,保障征迁工作顺利开展。聚力推进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重塑城乡之美,完成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2个,续建并完成申报验收1个,同时申报温岭九龙湖“活力客厅”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创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推开未来之窗,完成繁昌、宗文、港湾3个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开工建设月河、南泉、卖鱼桥3个新建类未来社区,继续推进西子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本单元。不断刷新城市内涵,加快城市绿地和慢行系统建设,统筹推进绿道全贯通,加快环山沿河绿道再联结,开工建设五龙山绿道西延工程,实施湖漫河沿河绿道、双桥河两岸绿道建设,新建城市绿道5公里以上。加强慢行道和绿道修复管理,完善绿道标设系统,结合横湖路等道路改造,实施人行道优化和桥下通道贯通,完成浙江省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建设试点验收。加速城市空闲地和边角地开发利用,推进碗头山公园一期、东辉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岙儿坑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开元二三期等口袋公园5个以上。
(二)项目竞速答好民生实事问卷。稳步推进路网体系建设,围绕“两城两湖”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城市主干道路延伸,完成牧长路、横峰大道、两高联络线城区主入城口匝道等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华盛路北延、川安路北延等道路建设,推进“大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速实施九龙大道、横湖路、万昌路等“白改黑”工程,开工建设九龙大道西延(吴山路-铁路西站)、雁鸣街道路工程(溪滨路)等新建道路,加速形成“外畅内序”的城市综合交通网。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以“污水大互通”建设为抓手,完成东部北片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温峤坞根、城南至坞根、横峰3号泵站至牧屿等3条污水输送工程;完成东部南片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箬横三期、牧屿三期、新河塘下、滨海等8个泵站。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560个农污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年农污终端出水水质合格率达92%以上。扎实开展城市精细管理。力抓“品质台州”城市精细化管理温岭篇章,全力以赴交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验收答卷。启动排查市政污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错接混接等基本情况,根据隐患排查结果,结合道路改造提升、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污水零直排项目系统推进污水管网提升改造。
(三)精准服务促进行业高效发展。护航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加强问题楼盘分析研判,建立问题楼盘信息库,进一步完善“一楼一策”。强化房地产预售管理和预售资金监管力度,提高房地产风险防控能力及化解水平,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统筹谋划考核指标,提前摸底、挖掘潜力、活跃市场,力争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从业人员报酬两项考核指标争先列前。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加大建筑装配式基地建设,力争申报省级钢结构基地1家,完成省级示范企业的申报3家,支持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择优推荐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支持和推动九龙湖二期建筑业总部基地建设。发挥回归税收、回归企业、优质工程、技术装配奖励等先试先行的建筑业政策优势,通过资质引进或分立的方式,将市外建筑产值带回本市,提升本地建筑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同时落实扶持企业提档升级、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引导外埠企业本地化等措施,确保建筑业省内产值指标正增长,力争指标增幅稳定在5%以上,占比GDP比重在10%以上。强化物业行业管理提升,优化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温岭市物业项目经理库,实施项目经理培训上岗准入机制;制订《温岭市物业行业“红黑名单”认定及发布制度》《温岭市普通住宅小区“菜单式”物业服务标准》,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物业管理数字升级,智慧开发建设温岭市小区资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管理制度化、数据信息化,进一步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推进我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公开化、透明化。
(四)紧盯重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力推动建设施工领域“四化”建设,开展一线作业安全教育培训,以示范引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继续推进“住建安全在行动”,重点开展在建工程安全隐患、建筑施工领域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夯实建设施工领域安全基础。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管控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持续推进农房常态化网格巡查,按照边排查边整治的原则,确保实时治理,动态清零。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深化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场站安全管理,确保燃气场站安全风险可控。多方联动、全链开展城镇燃气领域整治,推进各镇街道、部门“瓶改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城市运行领域立体化、滚动式、全履盖隐患排查,聚焦防汛抗台、城市管理、公园游乐设施及人员密集场所等住建重点领域,建立隐患清单并限期整改到位,推动安全形势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