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岭市早籼稻成本收益分析

发布日期:2023-08-03 16:54: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局

字体:[ ]
分享至:

为深入了解我市早籼稻成本收益情况,我局对13户调查户种植的7482.7亩早籼稻成本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今年早籼稻面积增加、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下降,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早稻收购价格,农户种植早籼稻尚有收益。

一、亩产情况

各调查点早籼稻的平均亩产为439.77公斤,比去年增加2.59%。主要是农户科学、规模种植早稻,加上没有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所以亩产增加。

二、成本情况

亩均总成本为1387.94元,比去年减少2.95%;亩均生产成本960.81元,比去年减少5.62%;亩均人工成本193.32元,比去年减少7.02%;亩均土地成本427.13元,比去年增加3.62%;亩均现金成本为1106.72元,比去年减少3.02%,总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

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767.49元,比去年减少5.26%。其中:

种子费减少。亩均种子费为34.56元,比去年减少1.00%,每亩种子用量5.33公斤,比去年减少1.66%。农户今年使用的早籼稻种子的价格大约在6-7元 /公斤左右。

化肥费减少。亩均化肥费为164.79元,比去年减少1.54%。主要是化肥价格下跌,1-6月份市场上销售的化肥价格,碳酸氢铵价格从1.26元/公斤下跌到1.2元/公斤,尿素价格从3元/公斤下跌到2.8元/公斤,三元素复合肥(国产)价格从4.4元/公斤下跌到4元/公斤,三元素复合肥(进口)价格从4.8元/公斤下跌到4.6元/公斤。

农药费减少。亩均农药费为100.39元,比去年减少3.28%。主要是农药价格有所下跌,再加上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所以相对农药费用有所减少。

租赁作业费减少。每亩租赁作业费332.22元,比去年减少8.63%。每亩机械作业费294.45元,比去年减少6.82%。排灌费33.08元,比去年减少15.68%。每亩畜力费4.69元,比去年减少44.03%。

(二)人工成本

亩均人工成本为193.32元,比去年减少7.02%。亩均家庭用工天数0.85天,比去年减少11.46%。亩均雇工费用57.32元,比去年减少3.04%。亩均雇工天数0.27天,比去年减少3.57%。亩均雇工工价212.3元,比去年增加0.55%。

(三)土地成本

亩均土地成本为427.13元,比去年增加3.62%。我市规模户种植粮食的土地大多为流转地,土地成本要比在自营地上种植的高,而今年流转价格略有增长,所以土地成本有所增加。

三、收益情况

部分调查户受到各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亩均现金收益出现亏损,但政府对农户种粮扶持力度较大,所以农户亩均尚有盈利。今年实施订单外早稻谷全额奖励,早稻收购价格为2.6、2.64、2.68元/公斤,三等、二等的收购价比去年提高了0.4元/公斤,综合补贴每亩77.1元,早稻谷订单奖励0.6元/公斤,规模户每亩种粮直补200元,再加上一般户新河镇的种粮补贴为每亩100元,每亩补贴收入在402.8元至607.1元之间。

四、当前粮食生产的建议

今年我市稻谷长势良好,实现面积、单产双稳定增加。以实施农业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为抓手,坚持稳面积、促产量、提效益,聚焦政策保障、耕地保护、科技创新,打通粮食生产各个“堵点”“难道”,全力打好粮食增产保供仗,实现面积、单产稳定增加,有效保障“米袋子”安全。

为进一步提高早稻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运用科学种植管理技巧,加强合作交流、注重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种植过程,确保早稻健康高效生长,提前做好土壤改良、翻地、晒田、购买农资等准备工作,提升后期种植效果。注意施肥、灌溉、收割等各种技术细节,确保操作规范,组织农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统筹协调收割机、烘干机,科学知道粮食生产,以此有效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早稻种植专业化、集约化,提高机械化程度,统一连片种植,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田间管理,提高早稻种植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将农药、种子、化肥等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防止大幅增长,减轻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重视早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培育和种植优质稻谷品种,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益。

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8月1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