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8-15 16:09: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8月11日,2023年度温岭市工程技术领域自主评审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玲红通报我市2023年度工程技术领域自主评审工作的相关情况。市委组织部部委会议成员、市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副主任周绕溪,市市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林仙忠出席发布会,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永标主持。
一、前期工作概况
去年以来,我市着眼破除制约工程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向上争取,赋予市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泵与电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自主评价权限,率先在台州市开展行业自主评价工作。在我局的倾力指导下,同创中心认真落实人才评价自主权,自主确定任职条件、评价标准、自主设定竞聘程序、自主开展业内评价、自主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初步构建起以品德、能力、业绩为标准,企业评价、行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统一的人才评价新机制,为建设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工程师队伍发挥重要作用。在去年的首次自主评价中,共有63人申报评审,经初步资格审查,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有6人,剩余57人参加评审(45人申报中级、12人申报初级)。经专家团评委会评审投票,最终41人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中级36人、初级5人)并报送台州市备案和发文发证。
二、主要工作举措
职称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影响深远、需与时俱进的工程,今年以来,我局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把深化工程师自主评价工作作为我市优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向上发力,增设电气工程和质量两类自主评审专业。泵与电机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机电制造专业,通常还涵盖电气工程、质量两种系列的相关专业。目前,我市泵与电机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为更好地助推行业人才培养,今年7月,我们已征得台州市人社局批复同意,在去年机械机电的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电气工程和质量两类自主评审专业,将我市泵与电机行业工程师自主评价范围补充完整。
2、因地制宜,指导同创中心进一步完善自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评价工作“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指导同创中心结合行业特点、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人才发展实际需求来完善评价条件,建立“以业绩评价为导向、以能力评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工程师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探索在保持原有条目式条件的基础上创新性制定《破格、越级申报量化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发明创造、技术推广应用、工程项目设计、工艺流程标准开发、产品质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等业绩,引导学历、资历(年限)不符合条件但取得重要贡献的人才“破格”而出。同时,完善专家库建设,及时吸收和补充符合条件的行业权威专家及高校老师,扩充专家库的规模,优化专家队伍的品质,提高评审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
3、提质升级,提升专技人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自2021年以来,在市委人才办的领导下,我们与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场集团联合举办“泵与电机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提升班”,培育了一批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引领我市泵与电机行业发展的骨干,旨在逐步优化机电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各层级的梯队结构,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工程师人才队伍。今年7月26-27日,第三期提升班邀请了清华大学电机系王善铭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为本地泵与电机20多家重点企业共40多名技术骨干开班授课,并计入参培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明确计划,确保时间进度。根据计划,申报人员需在8月14日至9月29日前进行个人申报,所在单位需在10月17日前审核报送。10月份我们将安排人机对话考试,力争11月底前完成本年度工程技术人员的自主评价工作。
2、多措并举,拓宽宣传渠道。除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政策解读外,我们也将在温岭发布、局公众号、温岭人才网、相关微信群等媒介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专技人才申报评审的积极性。
3、强化服务,提高工作质效。下阶段,我们将指导同创中心组织专员做好申报答疑及资格初审工作,为申报人员提供全流程服务,提高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质量。
4、强化激励,提升工作实效。充分运用行业工资协商等有效载体,积极探索推行职称与薪酬挂钩制度,实行评聘结合、以用促评,确保即评即聘,有效解决评价与使用“两张皮”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泵与机电行业人才创新活力。
记者提问: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中心开展自主评价对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有何作用?
答: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的背景下,温岭聚焦本市泵与电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共性技术堵点、工程转化难题和人才招引困境,探索建设了“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并被列入全省首批试点单位。按照中心“企业研发助推器+智力成果转化器+人才项目加速器+工程师人才孵化器”四位一体功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建立本地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孵化基地,推进行业人才集聚和整体技术提升。
中心开展自主评价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平台的科技支撑作用和人才的产业驱动作用,建强我市泵与电机行业基层、中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从而满足我市泵与电机产业战略发展人才需要,为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进行基础储备,从而带动温岭先进制造业整体提升,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为我市的机电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记者提问: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自主评价单位具备哪些条件和优势?在自主评价条件上有何特点?
条件和优势:我们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是浙江省首批特色产业工程师创新平台建设试点之一。截至目前,中心已集聚了专、兼职工程师224名,基本完成专家库建设;组织走访企业1000余家次、推进行业共性技术攻关18项、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68个,并于去年顺利开展了首次行业自主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了行业人才自主培养的良好体系。同时,中心通过开班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我市泵与电机70余家重点企业共260余名技术核心骨干提升赋能。中心的建设得到了省委领导、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建设方案被省委人才办全省转发推广,首创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名称被写入浙江省“十四五”规划。
评价条件的特点:中心今年新增了“电气”与“质量”两类专业的职称自主评价资格,配套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条件,并针对破格申报和越级申报的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即在保持原有条目式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制定《破格、越级申报量化评价标准》,根据标准计算个人所得分。高于85分,可以破格晋升工程师职务;高于115分,可以破格申报工程师资格,不受“单破”及资历只能提前1年的限制;高于135分,不受学历、资历条件限制,可以直接申报工程师资格。这实现了破格申报操作层面的量化,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对申报人员的资质、业绩可以有更直观的认识。
记者提问:在保证自主评价工作公平公正方面,市人社局有哪些措施?
我们人社局完善自主评价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工作机制,以省职称平台为抓手,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人员申报、材料审核、评议评审全流程“可视化”,相关操作日志一目了然,在硬件上实现了公平公正。同时,从以下几方面提供“软”措施,进一步保障自主评价工作的规范性。
一是完善评前程序。在给予一定自主权的基础上,指导同创中心根据我市泵与电机产业特点完善自主评价条件,并进一步优化对工程师技术能力的考查方式。今年计划将评审前的“实操考试”改为专业覆盖面更广的“人机对话”考试,根据得分淘汰排名末尾的10%,并将考试通过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无异议的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同时,将人机对话考试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规范评审会议。同创中心作为自主评聘单位需组建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不少于13人,其中1/3抽取自同创中心自聘专家库、2/3抽取自我们人社部门专家库,最大限度保证评委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召开评审会议当天、会议正式开始前将对评委进行评价标准、评审程序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并严肃评审工作纪律,统一收管专家的电子设备,保证会议封闭式管理,使专家更好地履行评审职责。
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市人社局组织人员从评价标准制定开始到评审会议结束,进行全程监管并提供技术指导。评审会议结束后,将结果在人社部门和同创中心等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对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发现的问题线索,由市人社局调查核实并及时处置。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将报送上级人社部门备案和发文发证,电子证书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直接查询、核验。